跑步是一項最大眾且容易的健身運動,但卻并沒有你想的那么簡單。跑步同樣存在損傷及風險因素,如跑步對骨關節炎有什么影響?骨關節炎患者能不能跑步?下面我們一次性用科學數據來告訴你。
跑步常見的損傷
自然中除了鳥類用兩腳著地可以偶爾走一走外,沒有多少生物可以雙腳行走或奔跑。因為兩條腿著地快步移動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看似簡單的動作,牽動著你一個腳的26塊骨骼、33處關節、107條韌帶和19組肌肉的聯合運動。而不科學的跑步就可能引起跑步損傷。
★髕骨疼痛綜合征,俗稱“跑步膝”,一般是膝關節前側或者膝蓋骨周圍疼痛。
★脛骨內側應力綜合征,表現在小腿前側或者小腿后內側中下段的較深層疼痛,運動中疼痛明顯,休息時減輕或消失,按壓痛,也有表現為脛骨周圍疼痛。
★跟腱病變,包括跟腱炎和跟腱病,劉翔就是因為跟腱病變繼續帶傷上陣最后導致跟腱撕裂。
★髂脛束綜合征,膝外側疼痛,一般是跑步腳恰好著地之前或著地時膝關節接近伸直的時候出現。
★足底筋膜炎,跑步后出現足跟疼痛。
★跖骨和脛骨的應力性骨折,就是這兩個部位肌肉過度疲勞罷工了,壓力都承受在骨頭上,長期受力過多就導致骨折。姚明在NBA受的傷就是這個病。
跑步受傷相關危險因素
★既往受傷史,運動中再受傷的概率會增加。
★跑步里程較長,研究表明每周65km或更長距離的訓練量會增加損傷風險。
★年齡大于45歲是跑步損傷的危險因素。
★肥胖是跑步者的危險因素。
★女性運動員三聯征(膳食紊亂、閉經、骨質疏松)會加重跑步受傷的風險。
★生理解剖因素,包括足型異常、下肢不對稱、膝內外翻等。
★跑步訓練方式不科學和不合適的跑步裝備,都可能會增加跑步損傷的風險。
如何規避這些風險
★如果你是一個跑步新手,如何開始科學的訓練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跑步里程要循序漸進,善問者如攻堅木,善跑者如溶厚冰,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要科學熱身、科學訓練,如經常受傷的跑步者可選跑步機或軟質地面上跑步。
★鞋對于跑步愛好者來說最重要。研究顯示,新的跑鞋減震效果在使用400~800km后減半,所以建議400~800km時更換跑鞋(半年到一年換一次跑鞋)。還有研究表明,高度差更大一些的鞋子對預防非專業跑步者的運動損傷有作用(10mm高度差優于0mm、6mm的)。
★跑步者應足量補水,如果易大量出汗則應增加鹽的攝入。在劇烈運動后盡快(30分鐘內)攝入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如牛奶、雞蛋,含糖量較高的水果等)會加速恢復。
★科學的健身訓練,適當的增加全身肌肉的力量能降低跑步中受傷的概率。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