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去年底,60歲以上老齡人口達2.41億人。如何應對老齡化?北京醫院院長王建業今日在北京表示,提升中國老年人健康素養,積極應對老齡化、科學應對老齡化,實現健康老齡化。
老齡化來了
我國1999年就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老齡化有兩個指標:一是老年人口不斷增長,而新生兒出生率并未增長那么快;二是60歲以上人口大于10%,或大于等于65歲以上的老年人,占總人口的7%,就可稱為老齡化社會。
據2月26日全國老齡委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底,中國老年人口(60歲以上)2.41億人,已占全國總人口的17.3%,僅2017年,新增加的老年人口就超過一千萬人。
王建業表示,中國老齡化速度快,基數大,未富先老。我國是世界上首個老人突破兩億的國家。
不要把衰老當病治。如何區分衰老和疾病?王建業表示,衰老是自然規律,不可抗拒,表現在器官退化和功能減退。病是在衰老基礎上感染病毒或器官磨損到一定程度影響行動,需要治療。
如何應對?
如何推進健康老齡化,主動迎接、積極應對社會老齡化問題,落戶北京醫院的國家老年病臨床研究中心承擔著義不容辭的責任。
北京醫院的健康觀是“積極預防、盡早干預、身心同步、主動健康”。“我們要主動健康,積極應對老齡化、科學應對老齡化。”王建業表示。
國家老年病臨床研究中心是目前全國唯一一家以老年醫學為研究重點的研究中心。
“我們正積極籌建,申報立項,希望很快通過國家論證,正式立項,盡快建設。”北京醫院常務副院長奚桓告訴中國網記者。
到目前為止,北京和全國有42家基層醫院與北京醫院建立醫聯體。“除了業務上疑難雜癥的合作、技術的指導、疑難病的討論之外,健康科普已能深入社區,還輻射到周圍居民30余萬人。”王建業說。
下一步。北京醫院建設老年健康大學,除了健康教育、健康促進以外,還要研究老年人疾病譜的改變。同時進行健康管理、慢病管理,完善健康體系。
我們將就老年臨床醫學、老年康復、老年護理、老年營養等多學科進行交融,打造六大體系,比如說老年急危重癥的診斷治療和護理、老年綜合癥的評估、老年人感染的預防治療體系、老年人多重用藥的評價體系、腸內腸外營養的施予體系,包括老年人康復訓練的問題。
在結構上,老年健康大學有醫患溝通平臺、健康管理平臺、慢病管理平臺、科研教學平臺等四大平臺。
“我們的目標是提升中國老年人健康素養,核心是要積極應對老齡化,實現健康老齡化目標。”王建業說。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