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基層醫療機構體制改革不斷深入,社區首診、分級診療制度進一步落實,基礎公共衛生服務任務不斷增加,民眾對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需求不斷增長,對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在基層醫療機構運行過程中仍存在服務能力、體系同疾病發展、人民群眾健康需求不匹配等問題,制約了其服務能力的提升。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葛均波為此呼吁,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為健康中國戰略實施提供有力保障。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葛均波
截止至2017年10月底,我國已有93.4萬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各縣、鎮、鄉、村均已建立醫療機構,形成了布局較合理、功能較健全的醫療衛生服務網絡。
如何提升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衛生健康需求?
葛均波建議,應推進縣域醫療機構腦卒中、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腫瘤、呼吸疾病五大疾病臨床中心的發展,同時加強縣級醫院包括縣域常見病、多發病相關專業的能力建設,全面提升縣級公立醫院綜合能力;多舉措推進縣域內醫療聯合體建設,實現醫療資源上下貫通,促進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資源下沉;大力發展遠程診療與遠程教育體系,滿足邊遠地區患者需求,加快基層醫療機構服務治療水平的提高,提升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
談及社區醫療機構建設時,葛均波表示,做好慢病篩查,從源頭對慢病進行監管,使患者及早得到有效的治療,這是社區衛生服務中的重點。同時,需健全社區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的各項病人管理制度和辦法,使病人管理工作得以落實;通過慢病隨訪收集并建立轄區居民的健康檔案,為社區居民提供健康管理的同時,還應該配合分級診療的實施,建立基層衛生服務機構與市級醫院間穩定的雙向轉診機制和流程。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