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美國研發出的兒童智能床,它能通過手機應用程序向父母發送孩子的睡眠數據。
經濟日報訊 記者吳佳佳從日前舉行的中國心理學本土化成果報告會上獲悉:我國心理學本土化取得突破性成果,已研發出具有臨床指導意義的心理測量與評估系統。日前,全國首個采用新型“互聯網+心理醫學”診療模式的心理測評與調節系統——智能化失眠自助調節系統正式上線。
以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心理專業委員會會長、中國睡眠研究會副會長汪衛東為學科帶頭人的科研團隊,根據30年臨床經驗總結研發的失眠診斷量表與智能化自助失眠調節系統,可準確測評出患者在入睡困難、早醒、中間醒、睡眠淺、多夢、日間癥等失眠六大癥狀之中屬于何種癥狀及其主要誘因,為在線配置智能化調節音頻提供準確參數。
為使該成果應用到心理咨詢與臨床治療,汪衛東科研團隊推出《人格傾向量表》等5個測量量表和國內外通用的134個心理學測量量表。同時,開發出“心藥醫—APP”,成功實現遠程智能化自助、在線咨詢等功能。“失眠是抑郁、焦慮等心理疾病和冠心病、糖尿病、腫瘤等心身疾病的共同癥狀,其中,80%以上的失眠屬于心理問題。”汪衛東稱,如同感冒發熱一樣,心理疾病也會導致“心靈發熱”,失眠就是“心靈發熱”的外在表相。僅僅通過給心靈“退熱”,不能解決失眠的根本問題。要從根本上治療原發性失眠,必須找到心靈之中的“病原體”并把它拿掉。
據透露,該智能化失眠自助調節系統已為3萬多例患者試用,取得了良好效果。接下來,第二批主要針對抑郁、焦慮等常見心理疾病智能化自助調節方案將于今年完成,并于2019年正式上線。
對此,阿里健康正式宣布,依托汪衛東教授的學術成果,深度進入中國心理學人工智能領域,將與諾賽柯公司共同開發睡眠機器人、可穿戴設備,服務數以億計的隱性心理問題、心理疾病用戶。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