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公募基金三季報的出爐,基金三季度的動向也浮出水面。總體來看,基金三季度整體倉位回落,持股集中度下降,科創板配置比例提升。從行業來看,基金減持了新能源車、醫藥等行業,同時增持了國防軍工、交運等。
根據浙商證券統計,截至三季度末,包括開放式和封閉式在內的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的股票總倉位達87.13%,較二季度末回落1.66%。
值得一提的是,三季度基金重倉股集中度下降。從持倉集中度看,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占基金總體市值比例由二季度末的24.1%降至三季度末的22%,集中度回落。
興業證券數據顯示,基金對于中小市值個股的覆蓋度回升。今年三季度,主動偏股型基金重倉股中,區間平均市值小于800億個股的數量為1719只,較二季度上升6.7%,處于歷史最高水平。
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顯示,截至三季度末,基金持股市值前10名分別是貴州茅臺、寧德時代、瀘州老窖、五糧液、隆基綠能、山西汾酒、邁瑞醫療、億緯鋰能、招商銀行、比亞迪。從行業來看,基金重倉股集中在白酒和新能源。盡管前十大重倉股仍有多只新能源個股,但基金對寧德時代、隆基綠能等減持動作較為明顯。
就申萬一級行業來看,基金三季度對國防軍工、交通運輸、房地產等行業加倉幅度最大,醫藥生物、電力設備、非銀金融等行業則減倉幅度最大。
相比行業標配來看,三季度食品飲料和電力設備仍然是基金超配比例最高的行業,銀行和非銀金融低配最顯著。
民生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牟一凌分析稱,“從三季報看,主動偏股基金的配置方向從核心賽道到更廣闊的領域,當下可能正處于新一輪認知周期的起點;市場認知拐點可能已經到來,而內外資可能在反復之中逐步形成共振。”(記者 陳燕青)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