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10月14日美股大跌影響,部分中概互聯網公司17日盤中一度創出年內新低。截至收盤,阿里巴巴、快手等部分中概互聯網龍頭股較去年高點跌超六成。
記者統計發現,今年以來,部分中概互聯網公司股價遭遇較大回調。以恒生科技指數為例,該指數年內跌幅達43.57%。恒生科技指數成分股中,龍頭股騰訊、阿里巴巴、百度、美團、網易等年內跌幅均超三成;商湯科技、小米集團股價腰斬,年內跌幅分別達76.91%、53.81%。
以中概互聯網市值一哥騰訊為例,10月17日,騰訊盤中創出240.8港元,再創近5年來股價新低。今年以來,該股累計下跌逾45%;若從去年高點775.5港元計算,騰訊累計跌幅約68%。類似的還有阿里巴巴,10月17日,阿里巴巴下探70.90港元,刷新今年3月以來股價新低。今年以來,阿里巴巴累計下跌38.44%。
中概互聯網股票持續調整之際,部分資金早已經入場抄底。被稱為“中國巴菲特”的段永平今年2月底以來已連續5次買入騰訊。今年8月以來,南向資金累計凈買入騰訊167.52億港元。巴菲特的黃金搭檔芒格旗下基金也買入了阿里巴巴;在他看來,阿里巴巴即便在競爭激烈的零售領域也極具競爭力。
中概互聯網股票價格再度回到了今年3月低位,投資者能否進場抄底?
“周一港股尾盤明顯有資金入市護盤。”英大證券李大霄認為,中概互聯網股票跌幅已經很大了,南向資金連續28日買入騰訊股票,說明已有部分資金開始抄底了。知名投資人段永平用1%資金數次抄底騰訊,投資者可以抄他的作業,即用少部分資金參與抄底;如果看好其他中概互聯網股票后市,也可用小資金通過定投恒生國企ETF方式抄底。
深圳新里程總經理賴戌播表示,中概互聯網龍頭公司經過持續回調后,估值跌至較為合理甚至低估的水平,目前技術上處在中長期超賣狀態,后市下跌空間已經非常有限。從中長期來看,預計年底前是戰略布局的好機會,投資者可挖掘估值合理的龍頭標的。(記者 鐘國斌)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5
頭條 22-10-15
頭條 22-10-15
頭條 22-10-15
頭條 22-10-15
頭條 22-10-15
頭條 22-10-15
頭條 22-10-15
頭條 22-10-15
頭條 22-10-15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