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多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經理發生變更。8月25日,長盛基金、同泰基金等基金公司旗下的八只基金產品宣告基金經理發生變更。24日,華夏基金旗下11只產品同日宣告變更基金經理。與此同時,永贏基金、工銀瑞信基金旗下多只產品也發布了增聘基金經理的公告。
今年以來,基金經理變動并不罕見。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25日,今年已有超1300只產品的基金經理發生過變動,涉及基金公司117家。從月度情況來看,7月、8月基金經理發生變動的基金產品數量處于年內較高水平,分別達到了236只、194只。4月基金經理發生變動的基金產品數量最少,僅有89只。但從整體來看,全年基金經理變動情況較為均衡。
從基金公司情況來看,Wind數據顯示,年初至今共有102家基金公司和資管機構的基金經理出現離任情況,離任人數合計達194位。其中,25家基金公司今年以來離任的基金經理數在3位以上,博時基金、安信基金、嘉實基金、農銀匯理基金分別有7位、5位、5位、5位基金經理離任,位列各基金公司前列。
自年初以來,選擇離職的不乏此前管理規模較大的知名基金經理,其中包括中歐基金周應波、興證全球基金董承非、農銀匯理的趙詣等。其中,周應波離職前管理規模達到571.59億元,董承非離職前的管理規模達522.44億元,趙詣離職前管理規模達363.44億元。此外,還有寶盈基金肖肖、國泰基金楊飛、博時基金葛晨、華安基金崔瑩、易方達基金林森等多位知名基金經理離職。不少基金經理在離任后選擇了私募行業,“公奔私”熱度凸顯。
業內人士表示,在市場行情波動較大的年份,基金經理離任數量往往較多。信達證券研發中心數據顯示,從基金經理離職潮出現的歷史階段來看,權益基金經理離職人數高峰主要出現在2015年第二季度、2021年第三季度、2022年第一季度和2015年第三季度,離職基金經理人數分別為85人、55人、45人、45人,對應Wind全A季度收益分別為22.46%、-10.04%、-32.92%和-13.92%。招商證券研究所則表示,一般牛市行情易催生“奔私潮”,大部分基金經理離職奔私后都繼續深耕原有策略,只有少數會轉向其他賽道。
隨著公募行業人才流動的加速,在多位基金經理離職的同時,不少基金公司也選擇增聘。據Wind統計,截至8月25日,年內基金公司新聘基金經理數量已達到428位,遠高于離任的194位。其中,嘉實基金、博時基金、華夏基金、富國基金和國泰基金新聘基金經理數量均超過了10位,新聘人數最多的嘉實基金達到21位。
近年來,公募基金數量和規模快速增長,基金經理隊伍隨之擴大。中基協數據顯示,自2017年以來,全市場基金數量已由4841只上升至2022年6月底的10010只,總規模也從2017年末的11.60萬億元上升至2022年6月底的26.79萬億元。與之相對應,今年6月,基金經理人數相比五年前翻倍,首次突破3000人。而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25日,現任基金經理數量已經達到3139人。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4
頭條 22-08-24
頭條 22-08-24
頭條 22-08-24
頭條 22-08-24
頭條 22-08-24
頭條 22-08-24
頭條 22-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