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年內券商承銷收入排名前十 數據來源:Choice |
券商投行業務集中度正在不斷提升,頭部優勢明顯。截至8月14日記者發稿,年內券商承銷收入192.57億元(包括IPO、增發、配股和可轉債發行),其中IPO收入為163.29億元,占比超八成。值得注意的是,前十大券商承銷總收入為134.94億元,占比七成。隨著投行業務的發展,以及監管“零容忍”方針不斷貫徹,券商內控建設也在不斷完善。
Choice數據顯示,年內券商承銷收入超192億元。其中,中信證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海通證券、華泰聯合、國泰君安、民生證券、招商證券、光大證券、國信證券承銷收入分別為26.23億元、22.26億元、20.89億元、17.82億元、13.17億元、12.17億元、8.11億元、4.80億元、4.76億元、4.71億元,包攬了七成券商投行業務收入。
今年以來,券商承銷家數為222家(IPO),募資總額為3169.82億元。數據顯示,首發主承銷商家數排名前十的券商為中信證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海通證券、華泰聯合、國泰君安、民生證券、國信證券、招商證券和國金證券,分別為31家、25家、20家、18家、16家、16家、12家、6家、5家和5家。頭部券商優勢明顯,業務集中度提升。其中,中信證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等3家券商的合計首發募集金額占據市場一半份額。
當前,保代人數已擴充至7518人。從綜合執業信息方面來看,根據中證協最新的“保薦代表人分類名單A”顯示,保薦項目數量超10個的保代共有205人,無不良誠信信息且水平評價測試達到基本要求的保代共有7250人,整體專業化特征顯著。不過,也有241位保代因違反公司制度、自律規則、監管規定、法律法規等原因受處罰,26位保代專業能力水平評價測試未能達到基本要求。
此外,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已向多家券商出具警示函,17家券商的41位保代被公示受到行政監管措施、行業自律組織紀律處分或自律管理措施。涉及投行業務的違規信息中,主要涉及首發上市未勤勉盡責履行相關職責、保薦項目執業質量不高、盡職調查不充分等問題。
監管部門對券商投行的處罰力度不斷強化。5月份,證監會在系統內印發了《證券公司投資銀行類業務內部控制現場檢查工作指引》,明確五種應當開展檢查的情形,包括投行項目撤否率高、投行執業質量評價低、負面輿情數量多或影響大、承銷公司債券或管理資產證券化項目違約率高、因投行業務違法違規被采取重大監管措施或行政處罰。
近年來,立足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和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監管大局,證監會始終堅持“一案雙查”,依法從嚴從快從重查處證券欺詐、造假背后的中介機構不勤勉盡責等違法行為。證監會2022年系統工作會議也強調,進一步完善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注冊制安排,突出主板改革重中之重,加快推進發行監管轉型,進一步壓實中介機構“看門人”責任,增強各方合力,推動形成有利于全面實行注冊制的良好市場生態,確保改革平穩落地。
頭條 22-08-13
頭條 22-08-13
頭條 22-08-13
頭條 22-08-13
頭條 22-08-13
頭條 22-08-13
頭條 22-08-13
頭條 22-08-13
頭條 22-08-13
頭條 22-08-13
頭條 22-08-13
頭條 22-08-13
頭條 22-08-13
頭條 22-08-13
頭條 22-08-13
頭條 22-08-13
頭條 22-08-13
頭條 22-08-13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