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發行上市審核節奏明顯加快,部分項目審核用時不到40天(從受理到上會的時間),創下北交所開市以來審核速度的新紀錄。以華嶺股份、中科美菱、天馬新材為例,從受理到上會分別用時38天、38天和53天。
據悉,北交所申報企業均為掛牌滿一年的創新層公司,已經過掛牌準入審查、持續監管,公司治理運營相對規范。業內人士表示,以華嶺股份、中科美菱、天馬新材為例,三家企業申報上市前公司治理基礎較好,均建立健全了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和獨立自主的運營機制,財務基礎也相對較好;掛牌期間,三家企業均參與了公司治理專項行動及“強基計劃”,充分利用各類培訓、活動、溝通平臺,補短板、強弱項,公司治理機制逐步健全,治理水平得到顯著提升。
據了解,華嶺股份是國內知名的第三方集成電路專業測試企業;天馬新材長期專注于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領域,是第一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入選工信部“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中科美菱主要產品為低溫存儲設備、超低溫冷凍存儲設備生命科學類產品。三家企業在行業細分領域內具備領先地位,符合北交所市場定位。
總體來看,三家企業招股說明書披露質量較高,問詢問題核查充分且回復效率較高。同時,三個申報項目還有一個突出的共同點,即負責審計財務報告的會計師事務所近三年未曾更換,財務審計工作的延續性和穩定性較強。
北交所開市以來,各項制度有效運轉,市場生態明顯改善,企業申報積極性不斷提高。2022年上半年,共有115家企業提交申報材料,申報項目企業經營質量明顯提高,最近一年營收和盈利中位數分別為3.26億元和4086.6萬元,較2021年申報項目分別高94.8%和75.8%。
據了解,北交所上市審核發揮存量監管優勢,通過流程再造打通掛牌審查、持續監管、上市審核各環節,共享監管檔案,對申報上市的公司提前梳理,逐家形成有針對性的審核預案。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聚焦發行上市條件及相關信息披露重點問題,突出重大性、精準性,減少業務與行業通識性問題、已規范事項的問題等,提高審核問詢針對性和效率。問詢后,及時向中介機構傳達問詢目的、審核要求等,促進提高回復效率與質量。此外,不斷優化自律審核與輔導備案、發行注冊的協同聯動,建立了高效的協作機制,保障了發行上市審核的質量與效率。
業內人士表示,企業掛牌新三板后,可以“邊融資、邊規范、邊發展、邊上市”。北交所現有104家上市公司,在新三板掛牌期間,上述公司平均進行了兩次定向發行融資,單次融資5000萬元左右,以契合企業經營需要。掛牌后,企業、中介機構即可對標上市要求進行規范,開展上市輔導相關工作。
頭條 22-08-02
頭條 22-08-02
頭條 22-08-02
頭條 22-08-02
頭條 22-08-02
頭條 22-08-02
頭條 22-08-02
頭條 22-08-02
頭條 22-08-02
頭條 22-08-02
頭條 22-08-02
頭條 22-08-02
頭條 22-08-02
頭條 22-08-02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8-01
頭條 22-07-31
頭條 22-07-31
頭條 22-07-31
頭條 22-07-31
頭條 22-07-31
頭條 22-07-31
頭條 22-07-31
頭條 22-07-31
頭條 22-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