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新疆立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立新能源”)正式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證券代碼“001258”,每股發行價3.38元。
成功上市不僅意味著企業資本結構得到有效改善,更意味著企業的經營能力和發展得到了認可,登上更為廣闊的資本市場舞臺。近日,立新能源董事長、總經理王博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公司此次成功登陸資本市場,將進一步增加公司的風電裝機規模,增強盈利能力與市場占有率,提升公司知名度與核心競爭力。同時,有效降低資產負債率和財務費用,財務結構進一步優化,也幫助公司拓寬融資渠道,為未來業務開拓提供有力保障,促進公司更加穩健、可持續發展。
募資彌補短板 促進穩健發展
作為從事可再生能源項目的投資開發和建設運營企業,立新能源自成立以來始終聚焦主業發展,堅持走專業化道路。王博向記者介紹,截至2021年末,立新能源運營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總裝機容量為1101.50MW,擁有擬建風電機組容量為49.50MW,擬建光伏機組容量為103.50MW。目前,公司投產運營的發電項目已全部實現并網發電,其中,風電項目并網規模為571.50MW、光伏項目并網規模為530.00MW。
據招股書披露,報告期(指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下同)內,風力發電、光伏發電業務是立新能源的核心業務,也是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風力發電業務方面,報告期內立新能源實現業務收入分別為4.27億元、4.45億元和4.33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分別為68.66%、68.40%和54.03%;光伏發電業務方面,報告期內實現業務收入分別為1.95億元、2.05億元和3.68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分別為31.29%、31.56%和45.89%。
值得關注的是,立新能源此次上市募投項目持續發力風電領域。“風能作為可再生能源領域中技術最成熟、最具規?;_發條件和商業化發展前景的發電方式之一,在我國能源體制改革及新能源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王博指出,上市募投項目與公司現有業務和發展戰略緊密相關,是對既有主營業務與產業地位的鞏固,同時也是為公司的市場拓展奠定基礎。
王博進一步表示,本次募投項目建成后,公司將增加風電裝機容量72.5MW,占公司2021年末風電場裝機容量的12.96%,持續擴大了公司生產經營規模,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此外,公司還將補充流動資金2.71億元,有效降低公司資產負債率,減少財務費用,緩解公司資金壓力,保障公司日常生產經營平穩運行。
立足區位優勢 鞏固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隨著電力行業的改革發展,發電企業的數量快速增加,發電主體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發電企業競爭日趨激烈。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布《2021-2022年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顯示,2021年,全國各電力交易中心累計組織完成市場交易電量3778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9.34%。
據悉,目前國內可再生能源發電行業主要分為以行業龍頭為代表的大型國有發電企業、地方性國有能源企業和以民營企業、外資企業為代表的新能源發電企業。王博指出,可再生能源電站投資運營屬于資本密集型行業,對企業的資金實力要求較高,所以大型國企的競爭優勢較強,但民營企業、外資企業依靠自身靈活多變的機制、強大的執行力,以及通過資本市場融資平臺,也在行業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
“相較于大型央企或傳統巨型能源企業,公司在規模上或許不占優勢,但從另一些角度來看,我們也有自身獨特的優勢,比如我們主業非常集中、區位優勢得天獨厚等。我們始終立足自身優勢,揚長避短,差異化發展。”王博介紹,新疆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資源豐富。近年來,新疆緊緊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優勢資源轉換,新能源發展成效顯著。公司作為新疆本土企業,區位優勢明顯。
與此同時,立新能源具備較為優異的股東資源。公司控股股東新疆新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國資體系唯一一家以“綠色產業”為鮮明特色的區屬企業,是自治區加速推進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投資運營平臺,在新疆具有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較強的行業影響力。立新能源作為控股股東風電與光伏發電項目開發與投資的唯一平臺,控股股東為立新能源主營業務的拓展和壯大提供了有力支持和幫助。
王博表示,公司將緊密圍繞“彌補短板、擴大優勢、健全機制、跑步趕超”的發展主題,系統實施各項發展計劃。同時,依托各方面優勢,以新疆為立足點,有序推進全國布局,持續擴大主營業務規模,蹄疾步穩布局關聯產業,推動公司核心業務和新興業務相輔共進平衡發展,從而進一步鞏固公司的核心競爭優勢。
堅持綠色發展 彰顯企業擔當
“推進‘雙碳’工作對新疆搶抓能源革命戰略機遇期具有重大意義。目前,新疆正在加快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為經濟高質量發展輸出綠色動能。”王博表示,作為新疆國資控股企業,公司將牢牢抓住生態文明建設、能源供給側結構優化升級這一重大有利的發展機遇,緊密圍繞綜合能源應用服務轉型與科技創新引領,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公司不僅在生產經營階段注重所屬發電項目運行時與當地環境的和諧共存,而且在工程規劃、工程建設階段就十分注重環境保護問題,制定了項目施工期和運營期詳細的環境保護措施,使經濟建設和環境保護同步規劃、同步發展,做到經濟利益、社會效益、環境保護三者統一。”王博向記者介紹。
記者注意到,立新能源運營的多個項目在促進我國節能減排、保障國家能源供給、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緩解環境壓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間接拉動當地運輸業、風機制造以及配套的塔筒、葉片、變壓器、電機制造等相關產業的發展。王博表示,隨著風電場的相繼開發,風電外送將為當地開辟新的經濟增長點,對拉動地方經濟的發展,推動鄉村振興起到積極作用。
談及未來發展規劃,王博向記者表示,公司始終秉承“立新、聚能、泓源、美疆”的企業使命,持續推進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工作,加速構建多元化發展道路,有序延伸上下游產業鏈、探索新能源衍生新業態,力爭在“十四五”期間發展成為一家穩健增長、具有鮮明特色的可再生能源綜合應用服務企業。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