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二季報披露落下帷幕。整體來看,隨著市場回暖,二季度公募基金股票資產配置比例上升,其中主動偏股型基金股票倉位明顯回升。從行業(yè)來看,與一季度相比,公募基金對酒類、光伏風電和新能源車產業(yè)鏈有所加倉。
基金經理普遍認為,下半年經濟有望走向復蘇,后市高景氣度行業(yè)內部表現或將分化,看好未來消費、醫(yī)藥等需求持續(xù)恢復態(tài)勢以及成長制造的發(fā)展空間。
消費新能源等領域倉位上升
隨著市場回暖,二季度公募股票資產配置比例有所上升。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股票資產總市值為6.62萬億元,占資產總值比為22.84%;債券資產總市值為14.28萬億元,占資產總值比為49.28%。與一季度相比,股票資產市值和市值占比均有所增加。今年一季度,公募基金股票資產總市值為6.04萬億元,占比22.09%。
其中,主動偏股型基金股票倉位明顯回升。據中金公司研報統計,主動偏股型基金的倉位由上季度的85.6%上升至87.5%,突破2021年四季度高點,同時也是近10年較高水平,其中A股倉位由79%升至80%;偏股混合型基金倉位由85%升至87.2%,靈活配置型基金的股票倉位由68.5%升至71.6%。港股方面,二季度可投資港股的主動偏股型基金在港股的配置從上季度的13.7%升至15.8%。
從持股行業(yè)來看,熱門賽道持股集中度上升,酒類、光伏風電和新能源車產業(yè)鏈有所加倉。據中金公司研報統計,半導體、創(chuàng)新藥、新能源汽車鏈、光伏風電、軍工、消費電子和酒類等熱門賽道覆蓋的約400家上市公司中,公募重倉持股比例由上季度的52.8%小幅升至54.6%。其中酒類、光伏風電、新能源車產業(yè)鏈分別上升3.2、1.2、1.1個百分點;創(chuàng)新藥賽道倉位轉為下降1.9個百分點,半導體、消費電子和軍工賽道倉位也出現小幅下降。
個股方面,Wind數據顯示,從持股總市值來看,貴州茅臺以1932.64億元的持股市值位列第一大基金重倉股,共有2012只基金持有。寧德時代的基金持股總市值也超過千億元,為1483.74億元。此外,隆基綠能、五糧液、瀘州老窖、藥明康德、山西汾酒、東方財富等個股二季度獲基金持倉同樣超過了500億元。
基金調倉軌跡浮現
隨著基金二季報披露,多位管理規(guī)模超過百億元的基金經理調倉軌跡也浮出水面。
憑借凈值的回升,中歐基金經理葛蘭二季度的管理規(guī)模重新站上了千億元門檻,達到1017.51億元,其中中歐醫(yī)療健康A/C規(guī)模合計達710.82億元,中歐醫(yī)療創(chuàng)新規(guī)模為126.89億元,中歐阿爾法規(guī)模為119.74億元。其管理的中歐醫(yī)療健康在二季度增持了愛爾眼科、藥明康德、康龍化成、邁瑞醫(yī)療,同仁堂、九洲藥業(yè)新進為前十大重倉股,而智飛生物、博騰股份退出前十大重倉股之列。
二季報顯示,匯添富基金經理胡昕煒管理的8只基金總規(guī)模為587.78億元,與一季度末相比增長了65.59億元。其管理的匯添富消費行業(yè)最新規(guī)模為207.85億元。股票倉位由一季度末的85.13%上升至90.57%,前十大重倉股中,與一季度相比,該基金增持了片仔癀、瀘州老窖,減持了中國中免和山西汾酒。同時,伊利股份、海爾智家新進前十大重倉股,寧德時代和藥明康德則掉出重倉股名單。
富國基金經理朱少醒所管理的富國天惠,截至二季度末規(guī)模約為371億元,相比于一季度末的335億元有所增長。前十大重倉股方面,邁瑞醫(yī)療退出前十大,東方財富新進前十大。其中,邁瑞醫(yī)療或受市值下跌影響,而東方財富則是明顯的加倉動作。一季報中前十大重倉股中并未出現東方財富的身影,而此次二季報中,該基金東方財富的持股數達3600.59萬股,遠超去年底的持倉。
基本面改善或成主要驅動力
整體來看,二季報中,基金經理對于市場態(tài)度較為樂觀,看好未來消費、醫(yī)藥等需求持續(xù)恢復態(tài)勢以及成長制造的發(fā)展空間。不過,由于基金整體倉位已處于較高水平,也有機構認為短期或將面臨調倉博弈。
展望后市,景順長城基金經理劉彥春表示,下半年我國經濟環(huán)比向上態(tài)勢明確。預計股票市場整體估值水平大概率繼續(xù)擴張,經濟復蘇、企業(yè)盈利改善是這一階段市場的主要驅動力。復蘇強度及持續(xù)性在下半年需要重點跟蹤。
廣發(fā)基金經理劉格菘則認為,從5月初以來市場的走勢判斷,預期最悲觀的階段可能已經結束,系統性風險或已得到充分釋放,基本面的趨勢力量有望重新成為資產定價的核心,下半年資本市場有可能呈現結構性行情豐富多彩的局面。
對于消費行業(yè),胡昕煒在二季報中表示,2022年第二季度中國消費整體表現承壓。但國內消費恢復的趨勢也較為明顯,“我們相信短暫的疫情因素并不影響中國消費行業(yè)持續(xù)穩(wěn)健增長的潛力,更不影響中國消費持續(xù)升級的趨勢”。
在醫(yī)藥領域,葛蘭認為,伴隨我國居民人均收入及認知水平快速提升,醫(yī)療服務以及消費性醫(yī)療的需求仍在快速增長且未得到充分滿足,未來空間依然巨大。整體而言看好醫(yī)藥生物板塊的中長期投資機會,但短期市場波動難以避免。
中信證券研報則表示,目前公募基金倉位近15年最高,活躍私募倉位也步入中高水位,機構持倉行業(yè)分布進一步集中,高持倉占比行業(yè)短期面臨調倉博弈。配置上,建議繼續(xù)堅持成長制造、醫(yī)藥和消費均衡配置,短期成長制造更偏向半導體及軍工。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4
頭條 22-07-24
頭條 22-07-24
頭條 22-07-24
頭條 22-07-24
頭條 22-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