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進口增幅遠超預期,5月份,德國出現了三十多年來的首次貿易逆差。分析指出,在經濟前景趨于黯淡之際,企業面臨著進口成本飆升、產品需求疲弱的局面。與此同時,德國目前居于高位的通貨膨脹也急需采取措施予以應對。
三十多年來首現貿易逆差
當地時間7月4日,德國聯邦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德國5月份的出口額環比萎縮了0.5%,達到1258億歐元,進口額環比上漲2.7%至1267億歐元。經工作日和季節調整后,德國5月的外貿逆差為10億歐元。今年4月德國仍有31億歐元貿易順差,而去年5月時順差更達134億歐元。
彭博社稱,根據聯邦統計局的數據,這是德國自1991年以來首次出現貿易逆差。不過,聯邦統計局同時表示,由于統計數據的變化,2008年以前的數據沒有可比性。分析師對財經網站DailyFX表示,他們本來預測的是順差27億歐元。
根據聯邦統計局數據,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5月德國出口增加了11.7%,進口增加了27.8%。數據顯示,經工作日和季節調整后,5月德國對歐盟成員國出口額環比下降2.8%達675億歐元,進口額環比增長2.5%至618億歐元。此外,5月德國對非歐盟國家的出口額環比增長2.3%至583億歐元,進口額環比增長2.9%達到650億歐元。
數據顯示,德國對俄羅斯出口開始恢復,5月份環比增長29.4%,達到10億歐元,而3月份和4月份均下降,3月份德國對俄出口環比下降近60%,4月份環比下降9.9%。今年1至5月份,德國對俄出口同比下降29.8%,為76億歐元;自俄進口同比增長54.5%,達到192億歐元。
德國工商總會外貿主管沃爾克·特萊爾說:“德國的出口低迷已經開始。出口商越來越沒有能力將供應鏈造成的成本增加轉嫁給國際客戶”。此外,重要的進口貨物往往不能到達目的地以實施必要的進一步加工,主要原因在于無法預測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能源價格上漲和供應鏈瓶頸何時結束。
德國聯邦外貿和批發商協會(BGA)主席德克·揚杜拉表示,烏克蘭危機的后果和國際供應鏈的中斷也將對德國外貿產生更大的影響。如果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被切斷,情況可能會變得更加糟糕。因此,德國外貿的前景較為黯淡。根據德國政府的統計,在烏克蘭危機發生之前,俄羅斯占德國天然氣進口總量的55%,德國制造業要消耗總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出口導向型經濟遭遇沖擊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烏克蘭危機導致德國能源進口成本大增,加上對俄制裁嚴重破壞了國際供應鏈,德國5月出現貿易逆差也不足為奇。烏克蘭危機也凸顯出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過于依賴本國的出口與制造業發展。
數據顯示,5月份,包括食品、能源和德國制造商使用的零配件等,價格比一年前激增了30%以上,而德國出口商的產品價格只增長了大約15%。這充分說明出口導向型經濟的進口成本飆升使得企業利潤下降,而其對外銷售額則下降得更厲害。
德國工會聯合會主席雅斯門·法希米7月3日表示:“由于天然氣供應瓶頸,許多行業都處在面臨永久性崩潰的危險之中,包括鋁、玻璃、化學工業。這將對德國的整個經濟和就業帶來巨大影響。”
據法新社報道,德國貿易由順差轉為逆差,部分是由于烏克蘭危機帶來能源價格飆漲所致,從俄羅斯和其他能源供應商的進口成本飆升。與此同時,由于西方對俄羅斯制裁,德國對俄出口也急劇下降。此外,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美國和歐洲經濟衰退的隱憂加劇,德國出口前景也正在減弱。7月1日一項對德國制造商的調查顯示,今年6月份出口訂單已經連續第4個月下滑。
牛津經濟研究院經濟學家奧利弗·拉考表示,最新的宏觀數據顯示,德國對外國市場需求及來自國外原物料供給的結構性依賴非常深,目前的狀況在各方面都受到挑戰。
從7月11日開始,俄羅斯向德國輸送天然氣的“北溪-1”天然氣管道的兩條支線將進行常規維護,而德國方面一直擔心俄羅斯將就此對德國實行天然氣斷供。
為應對天然氣供應的嚴峻形勢,當地時間7月3日,德國聯邦副總理兼經濟與氣候保護部部長哈貝克透露,德國政府正在修改《能源安全法》。他表示,德國希望在為天然氣斷供做好準備的同時,爭取將天然氣進口商的額外成本平均分配給所有消費者,以免給社會帶來過于強烈的沖擊。
德國能源巨頭尤尼珀公司4日宣布,德國聯邦政府批準建設的德國首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項目,已于4日在德國北海海濱城市威廉港開工。德國有關建設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的討論已拖延幾十年,直至今年2月,烏克蘭危機的發生推動德國政府下決心“擺脫對俄羅斯能源依賴”,放慢淘汰化石燃料的腳步,以確保本國能源供應穩定。但是,環保團體一直對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建設項目表達強烈質疑。
需采取行動應對通脹飆升
目前,歐元區6月通脹率繼續以超預期的幅度刷新歷史新高。分析指出,德國實施的價格救濟措施沒能為通脹上行贏得喘息時機,物價拐點仍難以預測。
當地時間7月4日,德國總理朔爾茨召集了來自雇主、工會和德國央行的代表以擬定減輕通脹影響的措施。朔爾茨表示,德國需迅速采取行動,應對生活成本的“歷史性”飆升,“當前的危機不會在未來幾周內結束,我們必須為這種情況在可預見的未來不會改變而做好準備。”
德國政府在應對價格飆升方面越發緊迫,隨著俄羅斯削減供應后天然氣成本飆升,價格飆升風險在加劇。朔爾茨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生活成本上升可能會加劇貧富差距,從而對德國社會產生“爆炸性”影響。
德國央行行長約阿希姆·內格爾4日在法蘭克福歐洲金融峰會上致辭時表示,呼吁歐洲央行采取更嚴厲的措施,在通貨膨脹變得根深蒂固之前將其降下來。內格爾說,需求飆升和供應受限是目前價格上漲的兩個主要因素。為了使中期物價前景與2%的目標一致,內格爾明確呼吁放棄寬松的貨幣政策立場,加快加息步伐。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4
頭條 22-07-04
頭條 22-07-04
頭條 22-07-04
頭條 22-07-04
頭條 22-07-04
頭條 22-07-04
頭條 22-07-04
頭條 22-07-04
頭條 22-07-04
頭條 22-07-04
頭條 22-07-04
頭條 22-07-04
頭條 22-07-03
頭條 22-07-03
頭條 22-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