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銀行6月8日公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包括新興經濟體在內的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再度被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面臨進一步放緩、通脹陰影籠罩、美聯儲貨幣政策收緊等一系列不利因素。面對復雜形勢,新興經濟體需采取多項措施加以應對。
從世行的報告看,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的增長預期均被下調。其中,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至2.9%,遠低于1月時的4.1%;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至2.6%;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增長預期從6.6%調降至3.4%,遠低于2011年至2019年間4.8%的年均增長率。
從資本市場上看,新興經濟體在美聯儲加息前后持續開始收緊貨幣政策,但并未止住資本外流。國際金融協會(IIF)6月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5月,外國資金連續第三個月流出新興市場,過去三個月新興市場外資凈流出總額為173億美元。其中,5月外資凈流出為49億美元,而去年5月則為凈流入228億美元。
美聯儲今年開啟本輪貨幣正?;M程,目前已加息兩次。市場普遍預計,短期內美聯儲仍將繼續大幅快速加息。在此背景下,國際投行對于新興市場近期的走勢仍不看好。IIF經濟學家喬納森·福頓分析稱,“因地緣政治事件、貨幣環境收緊、通脹飆升以及對更大風險正在積聚的擔憂加劇,全球衰退風險上升正打壓新興市場資金流動。”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多次警告,美聯儲更快收緊貨幣政策,可能造成新興經濟體資本外流和貨幣貶值,經濟增長前景更加不確定。
苦于通脹帶來的壓力,部分新興經濟體從去年就開始陸續加息,一方面應對通脹,另一方面防止資本外流。但這在一定程度上令經濟復蘇降溫,并且對商品貿易出口造成不利影響,使這些國家經濟復蘇勢頭遭遇來自內外部的雙重挑戰。
如果美國經濟增速下滑,對美國經濟依賴度較高的一些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速也將出現較大下滑。對于采取自由浮動匯率制的新興經濟體而言,美聯儲加息意味著本國貨幣將遭到更多投機活動的影響,增加匯率的不確定性。
評級機構惠譽預計其評級的新興市場中,超過四分之一的國家將出現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4%以上的“雙赤字”,即財政赤字和貿易赤字同時存在。其中,突尼斯、肯尼亞、烏干達、盧旺達、羅馬尼亞和馬爾代夫等國家的赤字率將至少達到7%。
此外,全球糧價上漲使得依賴糧食進口且財務狀況較弱的新興經濟體承受更大壓力。評級機構標普近日的一份報告認為,全球糧食危機的嚴重程度被低估,未來幾年這場危機可能打擊新興經濟體的財政狀況。
不過新興經濟體在挑戰之下仍存在一些有利因素,不同經濟體的情況也存在明顯差異。比如,今年四五月出現的外資凈流出主要來自中國以外的新興市場股市。另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匈牙利國債價格在過去一年里降低了18%,而巴西國債同期則上漲了16%,因為后者作為大宗商品的主要出口國,受益于全球價格的上漲。
高盛兩位策略師最近還觀察到,一項衡量美元的關鍵指標自5月中旬的高點下跌了近3%,這表明新興市場出現反彈。他們指出,新興市場的增長數據通常會在美元見頂的時候“觸底”,預計在美元周期性見頂后的幾個月內,這些市場的表現會優于世界其他地區。
美歐等發達經濟體在自身處于重重困境之下,不太可能顧及政策對新興經濟體的沖擊,新興經濟體唯有采取措施,攜手合作,增強經濟韌性,才能應對全球經濟下行帶來的挑戰和壓力。
頭條 22-06-10
頭條 22-06-10
頭條 22-06-10
頭條 22-06-10
頭條 22-06-10
頭條 22-06-10
頭條 22-06-10
頭條 22-06-10
頭條 22-06-10
頭條 22-06-10
頭條 22-06-10
頭條 22-06-10
頭條 22-06-10
頭條 22-06-10
頭條 22-06-10
頭條 22-06-10
頭條 22-06-10
頭條 22-06-10
頭條 22-06-10
頭條 22-06-09
頭條 22-06-09
頭條 22-06-09
頭條 22-06-09
頭條 22-06-09
頭條 22-06-09
頭條 22-06-09
頭條 22-06-09
頭條 22-06-09
頭條 22-06-09
頭條 22-06-09
頭條 22-06-09
頭條 22-06-09
頭條 22-06-09
頭條 22-06-09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8
頭條 22-06-07
頭條 22-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