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的影響,正在波及整個全球多邊貿易體系。現階段,“地緣安全”取代“經濟融合”成為很多西方國家貿易政策的出發點,國與國之間互信喪失,陣營對抗若隱若現。
俄烏沖突對全球貿易體系的影響,首先體現在嚴重影響了全球貿易。此前,俄羅斯小麥出口位居世界第一,烏克蘭則是全球第一大葵花籽油出口國和第三大谷物出口國,幾乎所有歐洲國家都或多或少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和石油。俄烏沖突發生后,一切都發生了改變。一方面,烏克蘭和俄羅斯出口都受到影響;另一方面,供需關系改變導致相關商品價格飛漲。很多國家為了在俄烏沖突背景下保障本國供應,在糧食、能源、礦產等大宗商品領域實施出口限制,導致全球出口額進一步下降。
上述現象的發生,除了武裝沖突造成的破壞,更主要的原因是西方發達國家將國際貿易武器化、價值觀化。
據了解WTO內部情況的人士透露,俄羅斯目前的姿態是支持WTO工作,表示愿意配合WTO繼續推進相關改革,反對多邊貿易體系因俄烏沖突而受到影響,但美歐等西方國家或國家集團則在WTO提出對俄羅斯的一些制裁措施。美歐的態度使WTO在開展相關工作時困難重重。
外界普遍認為,WTO一貫奉行“協商一致”原則,但俄烏沖突使得美西方與俄羅斯無法繼續協商,達成一致更是難上加難。日內瓦外交圈不少人認為,多邊貿易體系能否繼續有效運行乃至實現自我改革,即將于6月份舉行的世貿組織第十二屆部長級會議(MC12)將是重要的試金石。外界原本還寄希望于WTO各成員以此次會議為契機,在諸如漁業補貼談判等方面達成重要的多邊貿易協定,但目前看來達成最終協議變得越來越渺茫。
種種跡象表明,WTO的安全例外條款有被濫用的危險。WTO的安全例外條款規定,允許相關成員在戰爭、外交關系惡化等緊急情況下,為保護本國國家安全采取必要的行動,對其他相關成員不履行WTO規定的義務。很多專家擔心,在西方國家的示范下,有越來越多的國家會以保護國家安全為名行保護主義之實。如此一來,WTO“開放”“非歧視”等原則將受到沖擊,其權威性必會受到損害,整個多邊貿易體系也會受到重大影響。
令人擔憂的是,西方一些國家在俄烏沖突背景下將自由貿易和價值觀掛鉤,很容易導致國際貿易區域化和集團化。一些WTO專家分析,以“五眼聯盟”為代表的一些西方國家認為“與價值觀不和的國家做貿易就是支持對方”,因此可能會考慮進一步“去全球化”,把國家安全、價值觀、供應鏈的脆弱性等作為將來國際貿易布局的考慮因素。長此以往下去,國與國之間的隔閡將會拉大,不同類型的國家會以國家利益、價值觀、政治體制或意識形態劃線,形成若干個集團。這樣的做法可以被看成是西方另起爐灶打造平行貿易體系,它的出現會使多邊貿易體制受到根本性沖擊,令全球化遭遇重大挫折。
俄烏沖突給世界帶來了更多不確定因素,長遠來看,會對多邊貿易體系和全球化產生怎樣的影響,將是各國都需要著力研究的重大課題。在這一背景下,如何讓世界貿易重回正軌,如何讓和平與發展繼續成為世界發展的主流,是各國人民都需要深入思考的重大問題。
頭條 22-04-30
頭條 22-04-30
頭條 22-04-30
頭條 22-04-30
頭條 22-04-30
頭條 22-04-30
頭條 22-04-30
頭條 22-04-30
頭條 22-04-30
頭條 22-04-30
頭條 22-04-30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7
頭條 22-04-27
頭條 22-04-27
頭條 22-04-27
頭條 22-04-27
頭條 22-04-27
頭條 22-04-27
頭條 22-04-27
頭條 22-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