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一季報披露日前落下帷幕。在市場低迷背景下,一季度公募基金權益類資產市值整體出現縮水,九成權益類基金一季度收益告負,部分基金產品持倉進行了一定調整,龍頭公司、熱門賽道持股集中度出現下降,大金融、醫藥和穩增長行業倉位有所增加。展望后市,基金經理態度普遍較為積極,不少基金經理在一季報中坦言,經濟增長將強于市場預期,不少行業估值也處于歷史低位,看好權益市場未來走勢。
股票資產規模整體收縮
Wind數據顯示,截至24日記者發稿,已有易方達、富國、景順長城、興全、廣發、諾安等多家基金公司旗下的3700余只(A/C類合并計算,下同)權益類產品發布一季報。在市場下跌背景下,公募基金整體規模有所收縮。具體來看,公募基金股票類資產總市值從去年四季度的7.03萬億元下降至6.04萬億元,其中持倉A股資產總市值從去年四季度的6.44萬億元下降至5.51萬億元。
行業方面,主動權益類基金整體增持了周期、金融地產和醫藥行業,減持了消費和科技成長行業。據興業證券統計,2022年一季度,主動偏股型基金對科技成長、消費、周期、醫藥和金融地產的配置比例分別為39.60%、22.10%、17.70%、12.46%和8.15%,較上一個季度的變化分別為-2.31%、-1.18%、1.59%、0.80%和1.10%。
“主動偏股型基金股票倉位由上季度的86.9%下降至85.6%,仍高于2021年前三季度的水平,其中A股倉位由80.0%降至79.0%。”對于基金一季度持倉,中金公司分析稱,其結構配置呈現五大特征:龍頭公司的持股集中度持續下降。主板、科創板重倉倉位略升,創業板略減倉。加倉銀行、醫藥和穩增長,減倉部分制造成長和消費板塊。熱門賽道持股集中度小幅下降,創新藥、光伏風電和半導體有所加倉。專精特新主題倉位略升,數字經濟明顯下降。
在個股方面,Wind數據顯示,一季度末持有寧德時代的基金數為1914只,位列個股首位。基金持有寧德時代的持股總量為2.86億股,持股總市值達到1467億元。而一季度末持有貴州茅臺的基金數則為1788只,位列第二。基金持有貴州茅臺持股總量為9378.52萬股,持股總市值為1612億元。除此之外,持有招商銀行、隆基股份、藥明康德、東方財富的基金數量也達到了700只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明星基金經理對旗下產品持倉進行了一定調整。例如,張坤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混合持倉中,平安銀行退出前十大持倉,而美團-W則新進入前十大。另外,張坤小幅減持了貴州茅臺、洋河股份,但是又加倉了五糧液和瀘州老窖。葛蘭管理的中歐醫療健康持倉中,九洲藥業退出前十大,智飛生物新進前十大。不過在她旗下中歐醫療創新股票的前十大重倉股中,九洲藥業的持股數并未變化。此外,在該基金上,葛蘭一季度還加倉了藥明康德、愛爾眼科、通策醫療、泰格醫藥等多只個股。謝治宇管理的興全合潤持倉中,萬華化學、海康威視退出前十大,三七互娛、梅花生物則新進前十大。廣發基金劉格菘一季度的配置方向則以光伏、動力電池、化工新材料、芯片等制造業個股為主。而朱少醒管理的富國天惠則在一季度繼續增加了7只個股的持倉數量,包括連續第五個季度增持的貴州茅臺、連續第三個季度增持的寧德時代、連續第六個季度增持的五糧液、立訊精密、邁瑞醫療。
中金公司認為,結合最新的公募基金持倉,機構整體倉位在一季度并未發生較大變化,部分熱門賽道倉位仍然不低,仍需關注市場調整帶來的資金負反饋影響,而低估值的傳統行業倉位有所提升但整體仍處于低配狀態,并未明顯出現交易擁擠的現象。
基金經理集體看多后市
從收益情況來看,公募基金的一季度表現欠佳,權益類產品回撤較為明顯。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一季度末,1850只偏股混合型基金中,共有1790只年內收益為負;502只股票型基金中,共有487只年內收益為負;1519只靈活配置型基金中,共有1476只年內收益為負。上述三類產品一季度收益為負的比例均超過了90%。
不過,基金經理們對于后市態度依然積極。從利空預期的結束到較低水平的估值,不少基金經理在一季報中紛紛“喊話”,表達對市場未來發展的信心。
“如果我們把眼光放到更長的時間維度,再對市場過度悲觀已經沒有意義。當下已經是權益投資者應該承受波動、有技巧地承擔風險的時候。”富國基金經理朱少醒表示,有利的方面是核心資產中,相當部分優質標的前期股價有較大幅度的回撤,估值吸引力顯著上升。
廣發基金經理劉格菘也認為,隨著一季度金融委會議的召開,市場出現了明顯的底部特征。從中長期的角度看,對未來的資本市場并不悲觀。一季度的市場下跌是多重利空因素疊加下的反應,充分反映了大部分的利空預期。從產業發展以及中長期投資的角度思考,當前A股市場具備投資價值的行業非常多,希望基金投資人能夠保持耐心。
景順長城基金經理劉彥春則表示,盡管短、中、長期的困擾因素仍然很多,但現階段的估值水平很可能較大程度反映了這些潛在風險。只要企業的能力沒有改變,外部環境變化只是階段性擾動,對公司的合理定價影響不大。比較全球優秀公司的成長性、盈利能力、估值水平,現階段國內很多優質上市公司已經極具吸引力。隨著外部環境回歸常態,股票定價也終將回升至合理水平。
銀華基金經理李曉星則判斷,從短期來看,整體A股和一些優質標的的估值處于歷史均值甚至是偏低的位置,股債性價比處于均值以下,處于負一倍標準差的位置,從歷史的角度上來看,已經處于比較有吸引力的階段。其判斷只要后面公司基本面的每股收益不出現大幅下修的情況,市場估值后面就沒有太多繼續下跌的空間。市場的估值收縮已經接近尾聲。
對于醫藥行業,中歐基金經理葛蘭認為,隨著海外臨床的逐步推進,預計我國創新產品也將在海外逐步進入收獲期。與此同時,國內的創新藥服務企業也逐步形成了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在部分細分領域達到了全球領先的水平,此外,我們認為相關服務商的競爭力更多的體現在平臺的技術和管理能力,龍頭企業的市占率大概率仍將持續提升,保持其較高的景氣度。
在消費領域,匯添富基金經理胡昕煒則表示,持續看好中國消費行業的投資機會。在他看來,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消費表現整體穩健。其中1、2月,得益于較好的疫情控制,國內消費復蘇明顯,3月中下旬開始,伴隨著疫情在多地的蔓延,預計國內消費受到的短期影響較大。但短期因素不影響中國消費行業持續穩健增長的潛力,更不影響消費持續升級的大趨勢。
頭條 22-04-25
頭條 22-04-25
頭條 22-04-25
頭條 22-04-25
頭條 22-04-25
頭條 22-04-25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4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