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A股市場再度震蕩收跌。截至當日收盤,上證指數下跌2.26%,收報3079.81點;深證成指下跌2.70%,收報11084.28點;創業板指下跌2.17%,收報2312.46點。當日,北向資金凈買入9.11億元。
近段時間,A股市場成交額整體呈現縮量后反彈的特征。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21日收盤,在最近的五個交易日中,市場成交金額分別為9113.80億元、7785.63億元、7794.75億元、8207.42億元和8565.29億元,其中4月18日A股市場成交額7785.63億元為今年以來的最低點。
兩融規模也出現一定程度縮水。據Wind統計,截至4月20日,滬深兩市兩融余額為16257.42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21.89億元。其中,融資余額為15397.04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3.69億元;融券余額為860.38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18.2億元。4月1日,滬深兩市兩融余額為16605.52億元,而今年年初,滬深兩市兩融余額則為18348.76億元。
在業內人士看來,盡管當前市場情緒較為低迷,磨底態勢延續,但一些積極信號也在浮現。中長期來看,A股市場部分行業已出現明顯低估。
“與此前市場整體比較低迷的時期相比,當前全市場8000億元左右的成交量也算比較適中的水平,只是與2021年的交易高點相比有所降低,這說明市場仍處于一個尋求平衡的過程中。”經濟學者、允泰資本創始合伙人付立春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從短期來看,交易量的調整對市場結構和成交價格可能有所影響,但中長期還是相對看好的局面,此前部分板塊估值過高的風險得以在調整過程中消化,從而為未來的穩定增長打下了一定基礎。此外,不少行業和公司也迎來了重新審視的窗口期。
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漢鋒也認為,穩增長主線仍有階段配置價值,中期偏成長。國際周期來看,結合當前增長和流動性環境,以及估值層面的對比,中國資產經歷前期明顯調整后,逐步重新具備相對投資吸引力;A股市場在階段性磨底期間,低估值、穩增長板塊可能在當前宏觀環境下仍具備相對收益;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及科技硬件半導體等制造成長風格估值壓力已經有所釋放,靜待宏觀因素層面的邊際改善,高景氣度的子領域中期仍有配置價值。
華安證券策略團隊則表示,海內外政策未現明顯轉向前,預計短期內市場仍將以弱勢磨底為主,但中長期無需過度悲觀。截至目前,制約市場的兩項核心因素,即美聯儲貨幣緊縮預期以及市場對未來經濟預期仍未見明顯轉向,短期內市場預計仍是弱勢震蕩階段。但短期弱勢磨底不改市場中長期優秀性價比的格局,經過較深幅度調整后的A股主要指數估值已經大幅回落至中樞偏低位置,甚至部分行業已經出現絕對低估的水平。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2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
頭條 22-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