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國債期貨全線收漲。截至收盤,10年期主力合約漲0.21%,5年期主力合約漲0.13%,2年期主力合約漲0.06%。其中,10年期主力合約和5年期主力合約均創出一個多月新高。業內認為,市場對于貨幣寬松預期的升溫,推動了債市的走強。
記者注意到,3月下旬央行持續釋放流動性。3月25日至31日,央行開展逆回購操作規模分別為1000億元、1500億元、1500億元、1500億元和1500億元,對沖到期量后,均實現凈投放。
6日, 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適時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更好發揮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
業內普遍認為,結合近期高頻數據和監管表態來看,穩增長仍為政策首要目標,在貨幣政策“靠前發力、主動應對”的導向下,后續央行將通過總量、價格和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來刺激有效需求。
對此,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指出,國常會提出“要適時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這意味著4月降準降息的概率進一步加大。美聯儲不排除最快在5月就開啟縮表,相較之下,本月是我國加大穩健貨幣政策實施力度較好的時間窗口。在具體操作上,全面降準、下調政策利率都有可能。
北方一家券商宏觀分析師對記者稱,“從高層的表態來看,未來可能更多采取定向寬松的方式,如向科技創新、普惠養老提供專項再貸款。當然,也不排除降準的可能性。如果短期降準或降息,對于債市和股市均屬利好。”
對于債市后市走勢,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貨幣政策的寬松預期仍然存在,2.85%是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的頂部,短期寬松政策的落地與否不改利率下行趨勢。
東證期貨分析師認為,貨幣寬松預期升溫,短期債市或偏強。當前影響債市的最主要因素依然是國內的經濟基本面以及政策面,通脹和海外因素影響偏次要。海外方面,中美利差收窄難以導致外資持續減持中國國債,少量減持對于中國債市影響不大。(記者 陳燕青)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