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收入規模的大幅縮水,以及股票價格的震蕩下行,湯姆貓開啟了“蹭熱點”的模式,以圖提振二級市場的表現。元宇宙、NFT、腦機接口……近期這些火爆概念的背后都不乏湯姆貓的身影,當然,伴隨這些熱點概念的還有股東們的減持公告。
曾幾何時,“會說話的湯姆貓”紅極一時,打開手機APP逗下這只“貓”成了最為當時流行的放松方式之一。然而,時至今日,與冰墩墩、迪士尼玲娜貝兒、環球影城威震天等新晉“頂流”IP角色相比,其名氣早已大不如前。
“會說話的湯姆貓”系列IP所屬公司浙江金科湯姆貓文化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湯姆貓”)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圍繞“會說話的湯姆貓家族”IP為核心,線上與線下協同發展的全棲IP生態運營商。
值得關注的是,湯姆貓近年來收入與業績整體呈下滑趨勢,公司第一增長曲線湯姆貓系列IP已經出現“老化”跡象,生命周期正在經受市場考驗。
七成以上收入靠廣告
嚴監管下變現愈發艱難
據了解,湯姆貓主要通過線上移動應用、動漫影視等內容的制作與發行以提升用戶流量,線下通過開拓IP衍生品與授權業務、新商業服務業務等連鎖業態,打造“會說話的湯姆貓家族”IP親子品牌,以此實現IP價值的深度變現。
根據財報顯示,2018年至2020年,湯姆貓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7.25億元、18.31億元和18.07億元,其中2019年和2020年分別同比下滑32.83%和6.99%。同期,公司分別實現凈利潤9.04億元、-28.07億元和7.52億元,其中2019年由于計提大額商譽減值,導致業績“爆雷”,出現巨虧。
而據其不久前發布的2021年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1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53億元至8.66億元,預計增長0%-15%。不過,從整體來看,近些年湯姆貓的營收和利潤規模出現了雙雙下滑的局面,其發展前景可謂“陰云籠罩”。
值得一提的是,若按產品劃分來看,2018年至2020年,湯姆貓的廣告業務收入分別為10.44億元、12.38億元和13.83億元,分別占營收比例的38.29%、67.65%和76.53%,呈現持續增長態勢。水漲船高的廣告收入讓湯姆貓“廣告味兒”愈發濃重,這意味著廣告業務對其收入影響重大。
據披露,湯姆貓的移動應用產品是通過內置廣告和應用內購獲取收入的,其以插頁、橫幅、獎勵視頻、視頻廣告、應用墻等多種形式,將廣告向公司移動應用產品用戶進行推送展示,進而獲取廣告收入。簡而言之,依托于“廣告+充值”模式即是湯姆貓的商業化變現方式。
但是,隨著湯姆貓對于廣告業務的“依賴癥”變得越來越嚴重,其所要面臨的現實問題也接踵而來。
首先,APP廣告正在面臨合規整改的嚴監管,尤其是湯姆貓APP中涉及的“游戲”“在線教育”等領域廣告更是監管重地。根據工信部消息,工信部持續推進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行動,加大常態化檢查力度,并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開展了APP侵害用戶權益整治“回頭看”,對問題APP進行抽測。不幸的是,湯姆貓繼2020年被點名損害用戶權益強制下架后,旗下《湯姆貓跑酷》APP再次因存在彈窗信息騷擾用戶等問題而被點名,并要求其整改。
其次,湯姆貓的APP作為休閑游戲,廣告植入太多已經對用戶體驗造成了不好的影響。《紅周刊》從App Store、百度貼吧、知乎等平臺發現,湯姆貓已經因為廣告過多、孩子誤操作購買無法退費等問題屢屢被用戶所詬病。
由于湯姆貓APP的用戶定位為4歲以上,其中包含很多少年兒童用戶,因此,公司方面應該為此作出更為全面的考慮,在收入與用戶體驗方面作出平衡,而不是為了快速變現,一味“玩套路”“挖陷阱”,如果公司不及時作出改變,恐怕會引發用戶大量流失的問題。
此外,由于互聯網行業商業化變現的難度日益陡增,湯姆貓的營收結構和變現模式都需要盡快作出調整,避免進一步陷入“廣告陷阱”。
第一增長曲線“老化”問題顯現
核心IP生命周期遭受考驗
作為核心基石業務,“會說話的湯姆貓家族”IP系列移動應用承擔著公司第一增長曲線的重要任務,給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提供保障。但有意思的是,雖然公司將“會說話的湯姆貓家族”IP作為核心競爭力,但公司真正從該系列IP授權和游戲發行產生的收入,卻在廣告收入的強烈對比下顯得相形見絀。
《紅周刊》發現,湯姆貓自2017年起才開始有IP版權收入,2017年至2019年,湯姆貓的IP版權業務收入分別為1.12億元、2.87億元、0億元;2020年通過在線下開拓IP衍生品與授權、新商業服務等業態,在授權業務、新商業服務、媒體影視三項業務上分別實現0.45億元、0.62億元和0.41億元,累計1.48億元收入,收縮至2018年IP授權收入的一半左右。IP授權業務的縮水,說明湯姆貓的IP影響力和“吸金”能力已經大幅減弱。
實際上,湯姆貓這個IP已經誕生11年時間,IP的生命周期已經逐漸“老化”。艾媒咨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向《紅周刊》表示:“一般來說,頂流IP要經歷兩到三年的打造期,五到八年的成熟期,通常來講,整個IP的生命周期能到十至十五年算是比較長的了。總體來講,IP的迭代以及生命周期,主要還是跟經營和運作有關。”
與之相應的是,市場上從來不缺流量IP,從Line Friends的布朗熊、可妮兔,到泡泡瑪特的Molly、Pucky,再到迪士尼玲娜貝兒……IP屆不斷推陳出新,年年都有新“頂流”。
那么,IP“老化”問題又該如何解決呢?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告訴《紅周刊》:“任何IP都有其生命周期,只是長與短的問題。要想打出差異化,一方面需要持續創新,即能夠持續不斷地給粉絲們帶來有價值的思想或理念;另外一方面需要有持續不斷的創新產品出現,以便持久留住粉絲們的關注,延長生命周期。”
隨著行業競爭的加劇,諸多公司都開始在原有IP的基礎上,開發新的IP,以不斷鞏固和搶奪更多的市場份額。從這些參與者來看,無論是迪士尼、Line Friends還是泡泡瑪特,都在IP衍生產品及相關業態的布局上不斷堅持創新。再反觀湯姆貓,抱著已經步入“老年”的湯姆貓和廣告變現的商業模式,無視工信部的多次點名,頗有一分“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的佛系,如此狀況,也就難免業績走下坡路了。
屢次“蹭熱點”提振股價
股東借機減持“不講武德”
面對收入規模的大幅縮水,以及股票價格的震蕩下行,湯姆貓開啟了“蹭熱點”的模式,以圖提振二級市場的表現。元宇宙、NFT、腦機接口……近期這些火爆概念的背后都不乏“湯姆貓”的身影,當然,伴隨這些熱點概念的還有股東們的減持公告。那么,湯姆貓與上述熱點概念的關聯性又有多強呢?
在2021年9月“元宇宙”概念遭到爆炒,湯姆貓在深交所互動易表示:“已經成立了元宇宙方向的專項工作組,協調境內外的研發團隊,對特定品類的產品進行概念開發與立項工作。”然而,湯姆貓的這波操作引發了交易所的關注,由于未能客觀、完整地介紹和反映公司相關業務對公司業績的影響等實際情況,湯姆貓于2021年9月30日便收到了浙江證監局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與創業板公司管理部的《監管函》,其“元宇宙”的故事也因此告一段落。
此后“NFT”“腦機接口”概念興起,湯姆貓的身影也再次出現,不過,在之后的機構調研中,其曾公開表示:“公司關于NFT等創新領域的業務探索尚處于初級階段,短期內不會對公司業績產生顯著貢獻。”而腦機接口方面,雖然其在與妞諾霄云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時表示,將展開相關合作,但此后卻并沒有開展進一步實質性推進的業務。
有意思的是,雖然湯姆貓與元宇宙、NFT和腦機接口之間的業務關聯僅停留在“表層”,但伴隨著這諸多熱點的炒作,湯姆貓的股東們的減持卻緊跟節奏。從最近的數據來看,湯姆貓前十大股東中,有三大股東均進行了減持,其中,朱志剛、王健、金科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分別減持3284萬股、2535.81萬股和2.26億股,持股比例分別較2020年末減少0.94%、0.72%和6.43%,減持后持有公司股份的比例均降至不足10%。
在今年3月的機構調研中,公司也對近期股東減持進行了回應:“公司層面目前各項業務推進順利,基本面無重大變化,我們有信心保持業務的快速發展和業績的穩健增長。公司股東于2021年12月及2022年2月披露了減持計劃,以優化股東自身融資結構,降低公司整體股票質押率。”
然而,湯姆貓股價自2017年以來長期震蕩下行,令諸多投資者苦不堪言,公司經營狀況不佳,大股東借熱點炒作大肆減持,投資者恐怕很難從中看出公司股東們對湯姆貓未來發展的信心。
據湯姆貓今年2月16日發布的《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顯示,截至報告書簽署日,公司控股股東持有上市公司股份8.39億股,其中處于質押狀態的股份為7.36億股,質押率高達87.72%。有券商分析人士對《紅周刊》表示,股權質押雖然本身是個質押問題,不過從結果上來看,如果質押到期后還不上欠款,股份被拍賣的效果和減持是一樣的。
而湯姆貓在同一日還發布了另一則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金科控股擬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轉讓其持有的3.11%股份至拓牌基金,股份轉讓價格為3.5元/股,股份轉讓金額為3.82億元,相應的股份轉讓款用于償還金科控股在財通證券的股票質押借款。顯然,先將股票質押借款,再協議轉讓還款,湯姆貓股東們變著法減持套現的戲碼仍在上演。
商譽“爆雷”后 恐仍有“余震”
布局“親子樂園”前景難言樂觀
在管理層花式套現背后,湯姆貓的問題或許早在2017年42億高溢價收購“會說話的湯姆貓”IP創造者Outfit7時就已埋下暗雷。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湯姆貓的商譽為36.48億元。根據其今年3月發布的調研問答顯示,湯姆貓目前商譽主要是2017年公司通過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并購重組海外子公司Outfit7時所產生。基于海外子公司Outfit7目前良好的業務經營情況、業績實現情況,目前來看是沒有商譽減值風險的。
但實際上,早在2019年時,Outfit7就因累計未實現承諾業績3447.03萬歐元,而被計提了2.62億元的商譽減值,而湯姆貓的另一家子公司杭州哲信當年更是計提商譽減值達23.2億元。在湯姆貓近年業績整體下行的趨勢下,Outfit7又如何能保證業績的持續向好呢?屆時不排除湯姆貓商譽再次“爆雷”的可能。
另外,據2021年三季報披露,湯姆貓正在線下領域進行親子樂園的產業布局,加速擴大樂園版圖。公司也在近期調研中透露,旗下湯姆貓親子樂園業態以“自營+城市合伙人”的雙輪驅動模式,已陸續在浙江杭州、寧波、紹興、安徽合肥、廣東佛山、珠海、山東日照、內蒙古呼和浩特等地的知名商圈內落地十余家湯姆貓家族IP主題室內親子樂園。
湯姆貓親子樂園的運營模式以加盟商運營模式為主,直營為輔。《紅周刊》通過公司親子樂園招募了解到,湯姆貓正在進行城市合伙人的招募。根據所需提交信息,合伙人可選擇是否現有場地,場地面積也需達到200平米以上,并且在計劃投入資金一欄,合伙人最低需要達到投入100萬元至150萬元的標準,合伙人的投入成本并不算低。
更關鍵的問題在于,主題樂園產業在疫情期間遭受重創,目前,疫情仍在反復,相關產業“寒冬”尚未過去。有業內分析人士向《紅周刊》表示:“本質上,這個商業模式盈利能力相對有限,目前行業存在的問題就是IP積淀不夠。”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也向《紅周刊》表示:“受新冠疫情形勢反復影響,目前親子樂園的經營發展狀況總體欠佳,當下時局進入顯然具有較高風險,盈利前景亦難言樂觀。”
顯然,公司近期重點布局的親子樂園盈利前景并不樂觀,如若公司戰略布局失敗,恐怕也會對公司業績產生不利影響。(紅周刊丨汪佳蕊)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5
頭條 22-04-05
頭條 22-04-05
頭條 22-04-05
頭條 22-04-05
頭條 22-04-05
頭條 22-04-05
頭條 22-04-05
頭條 22-04-05
頭條 22-04-05
頭條 22-04-05
頭條 22-04-05
頭條 22-04-04
頭條 22-04-04
頭條 22-04-04
頭條 22-04-04
頭條 22-04-04
頭條 22-04-04
頭條 22-04-04
頭條 22-04-04
頭條 22-04-04
頭條 22-04-04
頭條 22-04-04
頭條 22-04-04
頭條 22-04-04
頭條 22-04-04
頭條 22-04-03
頭條 22-04-03
頭條 22-04-03
頭條 22-04-03
頭條 22-04-03
頭條 22-04-03
頭條 22-04-03
頭條 22-04-03
頭條 22-04-03
頭條 22-04-03
頭條 22-04-03
頭條 22-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