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板塊迎來了重磅規劃文件,但是2020年的公募基金冠軍趙詣卻沒辦法和他的“粉絲”歡慶這一天了。昨日,頭部基金公司農銀匯理一連發布了幾條基金經理變更公告。旗下多只基金變更了基金經理,而這些基金的“原掌舵者”正是趙詣。
趙詣離任后,原來持有他家基金的投資者該怎么辦?是先觀望一段時間,還是果斷贖回基金呢?
曾包攬2020年公募基金業績前四 突然離任引投資者吐槽
公開資料顯示,趙詣畢業于清華大學,在2014年加入農銀匯理基金,旗下共有5只基金。2017年他開始管理首只基金——農銀匯理研究精選;2019年又陸續成為農銀匯理永盛定期開放混合基金、農銀新能源主題基金、農銀工業4.0混合三只基金的掌舵人;2020年又管理了農銀匯理海棠三年定開混合基金。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趙詣旗下的4只基金業績在權益型基金中包攬前四,彼時他管理的農銀工業4.0混合、農銀新能源主題基金、農銀研究精選混合基金、農銀匯理海棠三年定開混合基金,分別以166.57%、163.49%、154.88%、137.53%的收益率,成為2020年公募排名最大贏家。
22日晚間,趙詣在多個渠道發布《致持有人的一封信》,向基金持有人“匯報近期的一些變動和安排”。他在信中表示:“隨著公司權益投資能力的不斷提升,旗下權益基金的長短期業績位居行業前列,在感到自豪與安心的同時,我也產生了去看看外面世界的想法,揮別過往,追逐新的夢想。”
不過,伴隨著趙詣的突然發文,部分投資者開始吐槽和質疑,“老趙不厚道,我們還在虧損中,他就毅然走了。”
基金經理離職后
基金持有者該怎么辦?
今年以來,由于市場行情整體不景氣,“明星基金經理”離職成為了一種普遍現象。統計顯示,今年已有72位基金經理離任,涉及56家基金管理人,這一數據創出歷史同期新高。
此外,多位知名基金經理的離職也引發行業熱議,例如“公募奔私募”的前興證全球“明星基金經理”董承非、肖肖、崔瑩、神玉飛等。
業內人士認為,離職人數看起來較多,主要是由于基數的增加。投資者和行業內部都應該理性看待基金經理的離職,這是行業快速發展階段必然會發生的事,人才資源配置將在流動中不斷趨于優化。
分析人士指出,“績優則仕”的傳統很多行業都有,基金行業也十分明顯。對于成熟的基金公司來說,他們內部有嚴格的考核機制:如果業績不好,對基金經理的考驗非常大,比如大家的基金都“回血”了,你卻選擇減倉導致凈值修復太慢,壓力就更加明顯。產品管理不好,就會先調整崗位。如果還是不好,可能就要換出路了。
那么,基金經理離職后,對于其原來管理產品的投資者而言會產生什么影響呢?
分析人士指出,對于基民來說,若持有的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出現基金經理離任的情況,可以觀察兩點來決定是否繼續持有基金:其一,基金經理離任原因。如果是公司內部調整,影響不大;如果比較認可原來的基金經理,不妨贖回后繼續關注他的后續動向。其二,觀察接任基金經理的過往業績和投資策略,可以給新基金經理四五個月的“考察期”。(記者 林司楠)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