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中概股連續殺跌影響,3月14日,恒生指數失守20000點,為2016年7月以來首次。截至收盤,恒生指數跌4.97%,報19531.66點;恒生科技指數跌11.03%,報3778.60點,再創該指數發布以來新低。
A股市場同樣深幅調整,截至收盤,滬指跌2.61%,報3223.53點;深成指跌3.08%,報12063.63點;創業板指跌3.56%,報2570.45點,兩市合計成交額9698.15億元,北向資金凈賣出145.90億元。 兩市合計共有4266只個股下跌,僅430余只A股飄紅,市場賺錢效應極差。從總市值變動來看,3月14日,A股總市值達853797.02億元,較前一交易日蒸發22410.85億元。與此同時,外資延續上周持續離場的態勢,全天呈單邊流出態勢。Wind數據顯示,北向資金凈賣出144.08億元,單日凈賣出額創1月27日以來新高,近6日連續減倉累計超500億元。
記者梳理發現,上周四和周五,美股中概股連續大跌,沖擊港股互聯網股票走勢,權重互聯網公司成為市場做空動力。14日,阿里巴巴跌10.90%,騰訊控股跌9.79%,美團跌16.84%,京東集團跌14.77%,百度集團跌17.79%,小鵬汽車跌22.20%,理想汽車、嗶哩嗶哩等跌超19%,萬國數據跌超28%。
值得一提的是,港股市值一哥騰訊控股尾盤快速下跌,盤中跌幅一度超過10%,為去年8月以來最大盤中跌幅。
深圳新里程總經理賴戌播指出,恒生指數跌破重要支撐線20800點后加速下跌,主要受美股中概股暴跌影響。從當前港股運行趨勢看,短期調整可能仍沒有結束,但投資者亦不宜過度恐慌。他認為,由于港股沒有漲跌幅限制,穩健型投資者宜謹慎,激進型投資者可考慮分批建倉優質股。
中泰國際策略分析師顏招駿認為,當前港股市場恐慌性拋售,加速了潛在利空及沽壓的釋放,3月后有一波企業盈利下調壓力,恒生指數可能下試18500點至19000點。
對于A股,業內人士稱,經過近期連續調整、釋放風險之后,最恐慌的時候已經過去,未來一個月市場迎來階段性修復窗口。(記者 鐘國斌)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