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通脹走高、供給擾動、金融動蕩等多重風險尚未消退的情況下,俄烏沖突也將對全球經濟帶來沖擊。對一些國家來說,能源、食品等商品價格上漲將使通脹形勢更加嚴峻,經濟則可能陷入滯脹泥潭。
從對全球經濟和國際貿易的影響看,能源和其他大宗商品首當其沖。俄羅斯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國和第二大石油出口國,管道天然氣、液化天然氣和原油出口分別占全球的26%、8%和12%。沖突爆發以來,國際能源市場大幅動蕩,原油、天然氣價格飆升。油價一度達到139.2美元,為2008年7月以來最高,已接近當時147.5美元的歷史最高點。
美國、英國和歐盟都開始禁止或者減少對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進口,其他能源出口國將從貿易轉移效應中獲益。而對進口國而言,價格上漲難免導致能源支出大幅上升。
歐盟對俄羅斯能源進口的依賴程度很高:石油和天然氣的依賴度分別為30%和39%,而德國則高達35%和55%。歐盟計劃在年內將對俄氣的依賴度降低三分之二,到2027年不再從俄羅斯進口油氣煤,調整成本并不低。相比較而言,美國只有8%的石油和成品油進口來自俄羅斯,且自身潛在供給能力很大,可替代進口途徑較多。然而,美國經濟自去年以來一直面臨嚴重的通貨膨脹,能源價格飆升勢必對此雪上加霜。
理論上,俄羅斯出口量在全球占比越高的礦產品,如鈀、鋁和鎳等,供應遭受沖擊的可能性越高。當然,沖擊的具體程度還受主要出口市場、可能的制裁措施以及市場投機交易等因素的影響。沖突爆發以來,國際市場上工業金屬價格暴漲,相關指數飆升。3月8日,基準鎳價一度上漲逾一倍至每噸10萬美元,倫敦金屬交易所因此決定暫停交易并宣布當日交易無效。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對糧食價格和供應的影響。俄、烏均是谷物生產和出口大國,兩者合計占全球小麥出口的近30%、玉米出口的約20%。沖突升級導致供給運輸受阻,國際糧價大漲,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小麥價格大幅走高,達到14年來最高水平。價格上漲、供應約束、市場預期、出口限制的連鎖反應難免對進口國的糧食安全帶來負面影響,大量從俄、烏兩國進口糧食的中東和北非國家首當其沖。另外,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均為化肥出口大國,這方面的出口限制對全球糧食供應的間接影響也不可低估。
俄烏局勢升級預計也將對世界政經格局產生深遠影響,具體則取決于沖突持續的時間、造成的后果,以及經濟制裁的力度和影響。從經濟維度看,與俄烏保持密切經貿聯系的國家難免受到間接沖擊。從一定意義上說,多方面的誤判有可能打開了一個“潘多拉盒子”。
一國金融機構被SWIFT排除在外,央行的外匯儲備被凍結,貿易最惠國待遇被取消,特定商品的進出口被限制,相關個人的境外財產被控制……這其中的部分措施已有先例,但此次西方國家采取各項措施的廣度、深度和力度更大。加之盧布匯率暴跌、資產價格跳水、信用評級大降、跨國公司撤離,制裁措施的直接和間接影響仍需進一步評估。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