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晚了幾天,一部蘋果手機就沒了,我太難了!”說起上周末買車的經歷,杭州的王先生直嘆氣。原來,王先生為了接送孩子,準備買一輛便宜的純電動汽車代步,好不容易鎖定了幾何EX3功夫牛,上周末去4S店一問,沒想到銷售顧問說廠家剛剛調價,比之前漲了7000元。
不光幾何汽車漲價了,從3月1日以來,先后又有長城歐拉、上汽榮威、威馬、廣汽埃安等多個新能源汽車品牌或傳統品牌旗下的新能源汽車宣布漲價。漲價幅度少則一兩千元,多則過萬元,讓一些原本還在猶豫的消費者感到束手無策。
而自去年12月至今,已有特斯拉、小鵬、哪吒、零跑、比亞迪、極星、飛凡等10多個新能源汽車品牌宣布漲價。在各家車企漲價公告中,大家不約而同都提到了一個重要原因:原材料價格上漲。
涉及多個品牌,最高漲幅過萬元
3月1日,歐拉汽車在其官方用戶App上宣布,因受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及新能源購車補貼退坡等影響,從3月1日起正式對歐拉好貓GT版售價進行調整,從之前的13.5萬元調整為14.7萬元起,漲價1.2萬元。此前已經支付定金、簽約的用戶,仍然可以享受保價政策。
同時,2022款歐拉好貓系列也在輕微改款的同時提高了售價,預售價從之前的10.39萬-14.39萬元,調整為12.19萬-15.19萬元,漲幅在8000元-18000元之間。
早在2月中旬就提前發布漲價預告的上汽榮威,也在3月1日對旗下RX5 eMAX PHEV無畏尊享版、Ei5、i6MAX EV三款車型漲價,分別在原有價格基礎上漲價2000元。
同樣是在3月1日,威馬汽車宣布,受零部件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自3月1日起,威馬部分車型的排產計劃和車型售價將進行逐步調整。其中,2022款EX5-Z PRO全能版售價調整為15.48萬元,Lead創領版售價調整為16.38萬元,比原售價分別上浮3000元和4000元。威馬汽車還表示,其他車型未來也有可能調整,請消費者留意后續公告。
此外,吉利旗下新能源汽車品牌幾何汽車的相關車型售價也從3月1日起上調。根據幾何汽車官網上的報價,幾何A Pro不但售價全系上漲1100元,還取消原有魔方版車型,在售車型變為7款,售價區間變成了11.98萬-19.98萬元;EX3功夫牛全系上漲7000元,調整后堅強牛牛售價為6.58萬元,功夫牛牛售價7.58萬元。對于漲價的原因,幾何官方沒有給出解釋。
上周五(3月4日),廣汽埃安也發布公告,由于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及新能源購車補貼退坡等影響,將對旗下AION Y、AION S Plus、AION V Plus等相關車型的官方指導價進行調整,此輪價格調整自3月4日公告起生效。廣汽埃安官方App顯示,調整后每款車漲價4000-10000元不等。
除了以上公開宣布漲價的品牌,大眾旗下電動車品牌ID.系列電動車的售價也悄悄在執行新的售價。此前,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都曾官宣,2月28日之前購買ID.系列車型,廠家將自掏腰包補貼5400元(剛好是新能源補貼退坡后降低的補貼額度),消費者仍可享受新能源國補。從本月開始,這5400元不再由廠家補貼。
原材料價格暴漲
電動汽車產業鏈層層受影響
實際上,這并不是近期的第一波漲價潮。自2021年12月至今,已陸續有特斯拉、小鵬、哪吒、零跑、比亞迪、極星、飛凡等多個新能源汽車品牌宣布漲價。加上這一波漲價的品牌,目前市場上已有10多個電動車品牌漲價,沒漲價的品牌屈指可數。
無論是春節前的那一波漲價,還是3月初的這一波漲價,幾乎所有品牌給出的漲價理由都出奇一致:受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芯片短缺及新能源購車補貼退坡影響。
芯片短缺和新能源車補貼退坡,都很好理解。前者導致產量跟不上,無法按時交付新車,資金流轉受阻;后者直接導致補貼減少(根據續航里程分別減少3900元、5400元和2000元),否則就要車企自己補貼。
原材料價格是如何影響電動車的?這得從電動車的動力電池說起。
汽車動力電池的原材料主要有四個,分別是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和電解液。其中在電池成本中占比最大的是正極材料,占比接近三分之一。正極材料的成本主要由碳酸鋰和各種對應的前驅體材料(包括磷酸鐵鋰、三元材料鎳、鈷、錳)構成。電解液的主要構成材料為六氟磷酸鋰。也就是說,動力電池要用到碳酸鋰、磷酸鐵鋰、六氟磷酸鋰以及鎳、鈷、錳等金屬原材料。
而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心臟,電池系統成本占據新能源整車成本的40%-60%。隨著上游原材料鎳、鈷、鋰和碳酸鋰、氫氧化鋰、六氟磷酸鋰等關鍵原料的大幅漲價,動力電池的成本也跟著水漲船高。
據上海鋼聯數據,昨日,LME鎳價格一度突破10萬美元關口,日內漲幅超過100%,兩個交易日累計大漲248%,刷新紀錄。而據業內人士透露,一輛電動車,需要含鎳量達60公斤的硫酸鎳。
動力電池中的主要材料碳酸鋰同樣漲勢兇猛,2018年時電池級碳酸鋰的價格不到3萬元/噸,但目前已突破50萬元/噸,上漲超10倍。有傳言稱,作為動力電池老大的寧德時代曾放言:若碳酸鋰價格漲到47萬元/噸價格以上,將不再接單。另外,國內一些正極材料企業也在號召以不買貨的方式,一起抵抗鋰價上漲。不過,該消息未得到確認。
此外,六氟磷酸鋰從10萬元/噸上漲至50多萬元/噸;電池級鈷從20多萬元/噸上漲至55萬元/噸;硫酸鎳從2萬多元/噸上漲至4.1萬元/噸。
由于上述原材料的漲價,使得動力電池四大主材(正極、負極、隔膜、電解液)價格持續攀升。有業內人士透露,電池整體成本至少已提升超50%,即便疊加性能技術進步與成本漲價的對沖,綜合來看,原材料價格上漲傳導至動力電池端的成本漲幅約為20%-25%,進而導致下游整車企業成本激增、壓力加大。
由于原材料的漲價已經導致整個電車產業鏈都受到影響,最后傳導到末端的購車者,就變成了新車漲價。
停產+漲價:車企喊話“虧不起”
不但中國市場原材料價格上漲,全世界都在漲。3月2日,被認為是特斯拉挑戰者的美國電動汽車制造商Rivian宣布,由于原材料價格上漲,將純電皮卡R1T和純電SUV R1S的價格分別上調17%和20%。漲價后,R1T的起售價為7.95萬美元,而R1S起售價為8.45萬美元。此舉引起美國車主的強烈抗議,因為Rivian漲價不僅影響后續訂車的消費者,就連此前下定的車主也要補差價。
成本上漲的壓力傳遞到車企,就需要車企來決策,是自己消化還是轉嫁給消費者。如果轉嫁給消費者,則需要面對訂單有可能下滑的壓力,這也是年初頭兩個月,部分車企選擇以保價方式自己硬扛的原因。
但一直扛,也非長久之計。就在2月24日,歐拉品牌CEO董玉東宣布“黑、白貓停止接單”,并表示,“雖然歐拉品牌背后有產業鏈的優勢,但仍然給公司帶來了巨額虧損!以黑貓為例,2022年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后,黑貓單臺虧損超萬元。停止接單實屬無奈之舉,在缺芯少電的大環境下,如繼續接單,新訂單的交付要等到2022年下半年。”
董玉東甚至吐苦水稱:“在A00級小車市場,現在哪家不在虧損?都是硬著頭皮干呢!”
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也對電池廠商帶來不利影響。近期寧德時代股價就連續下挫。而在不久前的一場投資策略會上,有業內人士曾表示看好2022年鋰電池各產業鏈的投資機會,把寧德時代的目標價定為905.8元,但截至昨日收盤,寧德時代的股價只有該目標價的一半。
業內人士指出,由于俄烏局勢未定,原材料價格上漲到何時還不知道,如果形勢繼續惡化,未來不排除還會有車企通過漲價、調整車型配置或暫時停產的方式來緩解壓力。(記者 唐登濤)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8
頭條 22-03-08
頭條 22-03-08
頭條 22-03-08
頭條 22-03-08
頭條 22-03-08
頭條 22-03-08
頭條 22-03-08
頭條 22-03-08
頭條 22-03-08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