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相關舉措包括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大企業創新激勵力度等多個方面。近年來,資本市場在助力上市公司提升創新研發實力、培育創新人才等方面持續發揮重要作用。
此前發布的《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提到,大力發展創業投資,培育科技型、創新型企業,支持制造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等企業發展壯大。近年來,證監會持續優化IPO、再融資、分拆上市等各種市場化機制安排,推動各類資金精準高效轉化為資本。科創板設立和創業板改革進一步暢通了科技、資本和實體的高水平循環,提升了國家“硬科技”實力。2021年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是實施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重要舉措。
近年來,A股上市公司研發投入持續加大,資本市場賦能企業科技創新成效凸顯。數據顯示,3853家A股上市公司2020年度研發支出合計達10227.18億元,研發支出首次超過萬億元大關,同比增長13.62%,平均每家公司研發支出金額達2.65億元。A股研發投入占全國比例從2015年的29.78%快速上漲至2020年的41.78%。
創新往往需要持續的專注與長期的投入,股權激勵通過形成核心人才與企業長期價值的利益協同機制,讓現有核心人才能夠長期專注與堅持創新。
以具備“硬科技”屬性的科創板為例,榮正咨詢合伙人陳旭浩表示,自2019年7月22日到2021年12月31日,科創板股權激勵廣度(公告股權激勵企業數占上市企業總數比例)是48.54%,遠超滬主板的18.70%、深主板的21.93%;股權激勵惠及度(科創板企業股權激勵人數占企業員工總數比例)的50分位值達到22.76%,遠超滬主板的9.78%、深主板的9.42%。就具體股權激勵方案來說,廣汽集團的第三期激勵計劃和匯頂科技第六期、第七期股權激勵計劃在設置業績考核指標時都關聯了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科大訊飛的首期股權激勵計劃和舒泰神的第四期股權激勵計劃都關聯了業界衡量研發能力和水平的標準。
“‘貨幣資本’與‘人力資本’是推動企業創新的兩個核心動力。”陳旭浩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資本市場對于企業創新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是獲取融資,為企業創新提供長期穩定資金的融資渠道;二是發現價值,對于企業創新的價值體現有一個市場化評價;三是價值兌現,讓包括激勵股權在內的股權實現流通,從而兌現價值。
值得注意的是,北交所的成立為眾多創新型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提供了強有力的資本支持,投資者對企業創新關注度也持續提升。記者從雪球平臺了解到,自2021年9月宣布設立北交所后,平臺上用戶產出的關于北交所的討論貼文超過6.7萬篇,北交所相關話題頁閱讀量總計超7844.7萬,用戶相關討論主要集中于為創新型中小企業打通直接融資渠道、資本市場的創新、具有成長潛力的“專精特新”企業將進入資本市場視野等方面。《北交所、新三板2021年市場改革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底,北交所上市公司82家,戰略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占比87%,經營業績突出、創新能力較強。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8
頭條 22-03-08
頭條 22-03-08
頭條 22-03-08
頭條 22-03-08
頭條 22-03-08
頭條 22-03-08
頭條 22-03-08
頭條 22-03-08
頭條 22-03-08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