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結算公司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2月末,境外機構在中央結算公司的債券托管面額為3.6665萬億元,環比降低近670億元,為三年多來首度減持。此前,境外機構已連續38個月增持人民幣債券。對此,業內專家表示,受春節假期等因素影響,外資購買的人民幣債券雖然在中央結算托管量有所回落,但長期來看,人民幣債券仍被境外機構所看好。
中央結算數據顯示,具體來看,境外機構2月減持國債354.24億元、減持政策性金融債285.27億元。截至2月末,境外機構持有國債、政策性金融債、地方債、商業銀行債券、企業債、信貸資產支持證券規模分別是24834.66億元、10450.27億元、113.20億元、525.01億元、83.66億元、375.84億元。
我國債券托管機構,除中央結算這個平臺外,還有中證登和上清所等。根據外匯交易中心7日晚公布的數據,2022年2月,境外機構投資者買入債券5234億元,賣出債券5079億元,凈買入155億元。2月,境外機構投資債券類型中,國債占60%,政策性金融債占29%。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境外機構投資者正在進入中國債市。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2月底,以法人為統計口徑,512家境外機構投資者通過結算代理模式入市,當月新增4家;738家境外機構投資者通過債券通模式入市,當月新增5家。
不過,2月份受春節假期等因素影響,境外機構投資者達成的現券交易量環比有所下滑。數據顯示,2月,境外機構投資者共達成現券交易10312億元,環比減少28%;交易量占同期現券市場總成交量的約6%,與1月7%的數字相比,也略有下滑。
此外,債券通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月債券通北向通交投活躍,共成交5401億元,日均交易量達338億元。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交投最為活躍,分別占50%和38%。
對此,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此前表示,中國的主權信用風險較低,人民幣資產收益良好,避險屬性也在增強;人民幣資產與發達經濟體、新興經濟體資產價格和收益的相關度比較低,也有利于國際投資者降低投資組合的波動幅度。
隨著國際國內經濟形勢變化,近來國際投資者配置人民幣債券更加穩健。對此,中信證券聯席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同樣表示,人民幣國際化背景下,地緣政治沖突中人民幣的避險屬性初顯。“人民幣資產對境外機構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原因在于股市的合理估值、債券較高的收益率以及人民幣資產與海外資產的相關性較低。”明明指出,這三方面因素提升了人民幣資產吸引力。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9
頭條 22-03-08
頭條 22-03-08
頭條 22-03-08
頭條 22-03-08
頭條 22-03-08
頭條 22-03-08
頭條 22-03-08
頭條 22-03-08
頭條 22-03-08
頭條 22-03-08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7
頭條 22-03-06
頭條 22-03-06
頭條 22-03-06
頭條 22-03-06
頭條 22-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