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以來,伴隨市場震蕩,新基金發行遇冷,“日光基”行情一去不返。在此市場環境下,不乏募集失敗的案例。近日,平安基金公告旗下平安中證港股通消費ETF發行失敗,這也是虎年第3只發行失敗的基金。
根據公告,該基金產品于2021年11月18日開始募集,截至今年2月17日基金募集期限屆滿。因該基金未能滿足《平安中證港股通消費主題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基金合同》(以下稱“《基金合同》”)規定的基金備案的條件,故該基金《基金合同》不能生效。基金管理人將按照《基金合同》相關約定處理募集資金。從投資范圍看,該基金投資于香港證券市場上市的股票,以標的指數成分股、備選成分股(包括存托憑證)為主要投資對象,及少量投資于部分非成分股、債券等。
事實上,除了平安基金,此前不久亦有兩只基金產品宣告募集失敗。2月12日,中銀證券國證新能源車電池ETF發行失敗;2月16日,同泰基金旗下同泰同享混合基金募集失敗。另外,截至目前,仍有近40只基金選擇延長募集期。公開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成立新基金僅326只,平均發行規模僅4億份左右。業內人士指出,當前A股市場震蕩行情中,包括新能源等熱門板塊都出現了持續調整,相關基金產品表現并不如意。這是導致投資者情緒低迷,認購基金熱情降低的重要因素。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也指出,新基金發行和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主要與市場環境有關。但同時也應注意到,基金發行失敗也有其自身原因,諸如發行渠道、基金合同、基金公司的品牌、基金經理過往業績等,都會對發行規模構成影響。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