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開年A股連續震蕩。上證指數從3700點之上一路下行跌破3400點,創業板指累計跌幅更是達21%,直接進入技術性熊市,基金業績也隨之大面積滑坡。
根據天天基金網數據,截至2月13日,已有257只開放式基金年內跌幅超20%,其中13只跌幅超25%。跌幅靠前的基金中,幾乎全部是醫藥主題,其中不乏富國精準醫療混合、前海開源醫療健康、中歐醫療創新股票等規模較大的行業主題基金。
除了公募基金,一批在去年憑借高景氣股大賺特賺的私募基金也在開年后翻船。根據私募排排網數據,截至2月7日,已披露的94家百億級私募今年以來的平均收益為-4.32%,其中九成出現浮虧。此外全市場有超過1200只私募產品凈值低于0.8元,凈值落在通常意義的預警線之下。業內頗具名氣的如大V但斌、“前公募一哥”任澤松等也正在面臨深度回撤,部分產品逼近甚至跌破清盤線的尷尬。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2年1月28日,東方港灣但斌旗下合計超50只私募產品的單位凈值跌破了0.8元傳統的警戒線,另外還有6只產品凈值跌破了0.7元的傳統止損線。
行情不好,也有基金逆勢而上。根據天天基金網數據,截至目前,全市場所有基金表現居年內第一的是廣發道瓊斯石油指數人民幣A,年內漲幅已達19.02%,排名靠前的多為QDII基金。如果僅看主動權益類基金,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混合、萬家新利靈活配置混合、萬家精選混合包攬前三,年內漲幅為14.73%、14.14%和13.39%。此外還有華泰柏瑞新金融地產混合、中海優勢精選靈活配置混合、財通智慧成長混合、萬家頤和靈活配置混合、財通科技創新混合A,業績均超10%。
查看已公布的四季度持倉不難發現,上述基金重倉了地產、煤炭、豬肉、航空等行業,因此在新能源等賽道股領跌的背景下,扛起了領漲的大旗。
簡單總結,2021年A股聚焦的是高景氣度賽道投資,而開年后機會更多在低估值板塊,那么問題來了:低估值策略還能持續多久?部分大幅回調的成長股是否迎來買入良機?多位基金經理表示,長期來看低估值板塊持續表現或優于高估值板塊。
嘉實基金李欣看好后續金融、地產板塊的持續性,他認為政策端對地產的影響已經相對見底,經過相關政策調整后,地產會往更健康方向發展。
華泰柏瑞基金楊景涵則認為,從更長期維度看,全球疫情消退是個大趨勢,歐美QE退出導致的前兩年基于疫情產生的成長泡沫消退,這是風格轉換的大背景,這一大的趨勢可能會促使低估值板塊持續表現優于高估值板塊。(記者 王瀟瀟)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3
頭條 22-02-13
頭條 22-02-13
頭條 22-02-13
頭條 22-02-13
頭條 22-02-13
頭條 22-02-13
頭條 22-02-13
頭條 22-02-13
頭條 22-02-13
頭條 22-02-13
頭條 22-02-13
頭條 22-02-13
頭條 22-02-13
頭條 22-02-13
頭條 22-02-13
頭條 22-02-13
頭條 22-02-13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1
頭條 2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