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A股分化表現。滬指總體穩健,小幅調整后收漲0.17%;創業板指盤中一度跌逾3%,尾盤上翹,收盤跌1.98%。兩市總量稍有萎縮,上漲個股約37%。
隔夜美股漲了不少,但A股不為所動,按自己的節奏走。這不是什么壞事,只是希望,日后美股跌的時候,也不要跟,能保持獨立性。
滬指在本身有短調壓力,創業板指又大跌的情況下,調整幅度仍比較淺,且尾盤奮力翻紅,足以說明,目前的強勢指數和主戰場,就是主板。
創業板指又輸在寧德時代身上,該股盤中再次暴跌逾8%,一度帶崩了整個創業板,午后雖有所回升,但這根放量中陰進一步表明“大勢已去”。
寧德時代是那些“三高”的創藍籌的縮影,盡管行業利好不斷,中長線前景也不能說不好,但兩年漲個五六倍,就明顯透支或泡沫嚴重了。
試想,如果一只20億流通盤的股票,每股收益在三四元(算它每年能保持這個水平),給它30倍的估值或100元左右的定價,不算低估吧?
如果算,那么A股市場那些同樣屬于行業翹楚,每年收益穩定,市盈率不到10倍的股票,豈不是更具吸引力,有更大的上漲空間?
市場固然“存在即合理”,但有時候機會就在于這種“預期差”和“巨大反差”,去正向把握才是順應趨勢,而不是一味地高位追漲。
短線也一樣,如剛剛被炒火的“谷”字概念遠望谷和“冰墩墩”概念文投控股,確實漲得很好,“趨勢”很強,但若盲目追高,教訓馬上就到。
遠望谷周四高開低走,放量收陰,早盤追高者被套10個點以上;文投控股漲停開盤,收盤僅漲一個點,追高博“五連板”的,吃了一碗大面。
當然,這里只是舉個例子,從短線炒作看,放量收陰后再反包漲停,也不是不可能的事,關鍵看主力出貨、洗盤是否順利,這里就不探討了。
現在看兩市股指。滬指該跌未跌,收出第4根陽線,短期內有逼空、繼續上漲的可能,但調整壓力并未有效消化,短線再調一調也正常。這兩種可能性在周五概率相差不多,同時還有消息面的影響,不確定才是相對確定的事。
創業板指也類似,趨勢向淡和大勢已去相對明朗,但周五是漲是跌均有可能,只是就此翻盤、來個驚天長陽的概率極小。
撇開股指,重要的還是熱點和個股的把握??蓢@低估值藍籌股、主板低價股以及基建、新基建、數字經濟等板塊選股,注意輪動節奏。(快報證券)
頭條 22-02-11
頭條 22-02-11
頭條 22-02-11
頭條 22-02-11
頭條 22-02-11
頭條 22-02-11
頭條 22-02-11
頭條 22-02-11
頭條 22-02-11
頭條 22-02-11
頭條 22-02-11
頭條 22-02-11
頭條 22-02-11
頭條 22-02-11
頭條 22-02-11
頭條 22-02-11
頭條 22-02-11
頭條 22-02-10
頭條 22-02-10
頭條 22-02-10
頭條 22-02-10
頭條 22-02-10
頭條 22-02-10
頭條 22-02-10
頭條 22-02-10
頭條 22-02-10
頭條 22-02-10
頭條 22-02-10
頭條 22-02-10
頭條 22-02-10
頭條 22-02-10
頭條 22-02-10
頭條 22-02-10
頭條 22-02-10
頭條 22-02-10
頭條 22-02-10
頭條 22-02-10
頭條 22-02-10
頭條 22-02-10
頭條 22-02-10
頭條 22-02-10
頭條 22-02-10
頭條 22-02-10
頭條 22-02-10
頭條 22-02-10
頭條 22-02-10
頭條 22-02-10
頭條 22-02-10
頭條 22-02-10
頭條 22-02-10
頭條 22-02-10
頭條 22-02-10
頭條 22-02-10
頭條 22-02-10
頭條 22-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