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昨日凌晨,美聯儲公布1月利率決議,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決定維持聯邦基金利率在0-0.25%不變,暗示3月結束資產購買并加息,同時縮減資產負債表也將隨后跟進。消息公布后,美股三大指數大幅沖高回落,昨日的A股繼續受到拖累,兩市逾4000股下跌,#股市#再次被跌上了熱搜。
美聯儲計劃3月加息
作為本周資本圈最受關注的一個事件,美聯儲利率決議牽動著全球資本市場的神經。在此之前,美國三大股指均有下跌,回應了美聯儲潛在的加息預期,其中道瓊斯指數1月以來下跌5.97%,納斯達克指數下跌13.44%,而標普500指數則下跌8.73%。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利率決議后的發布會上親口承認,美聯儲打算在3月會議上提高利率。
鮑威爾強調,“通貨膨脹仍然遠遠高于我們的目標,長期經濟擴張需要價格穩定。”他指出,“我們的兩大任務都在呼吁我們放棄高度寬松的政策,對加息的支持非常廣泛。美聯儲準備好為實現目標做出適當的回應,而聯邦基金利率是我們的主要政策手段。”
除了加息,美聯儲也已經把“縮減資產負債表”放在備用工具箱。鮑威爾稱,縮表將在加息之后開始。不過對縮減資產負債表的規模、構成和速度無法透露太多。加息+縮表對資本市場的殺傷力是顯而易見的,在美聯儲表態之后,美股上演“千點大跳水”。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聯儲之前有不少國家央行已經提前采取了加息舉措,應對此前大幅“放水”帶來的負面沖擊。1月4日,波蘭貨幣政策委員會宣布決定將該國中央銀行主要利率提高50個基點至2.25%,該決定將在1月5日生效。這是波蘭4個月以來的第四次加息,波蘭央行也成為2022年首個宣布加息的國家銀行。韓國中央銀行韓國銀行則在當地時間1月14日宣布,為應對國內通脹壓力和金融失衡風險,將基準利率從1%上調至1.25%,時隔22個月回歸新冠疫情暴發前水平。此外,阿根廷、秘魯、烏拉圭央行等也相應采取了加息舉措。
相比之下,我國在貨幣政策的調節上卻是相當穩健。央行副行長劉國強曾提到,2021年,央行分別于7月與12月兩次全面降準各0.5個百分點,降準之后,當前金融機構平均存款準備金率是8.4%。“這個水平已經不高了,”劉國強稱,“無論是與其他發展中經濟體還是與我們歷史上的存款準備金率相比,應該說存款準備金率的水平都不高了,下一步進一步調整的空間變小了。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空間變小了但仍然還有一定的空間,我們可以根據經濟金融運行情況以及宏觀調控的需要使用。”
招商證券則指出,從全球來看,在本輪美聯儲政策收緊周期中,新興經濟體、商品出口國等的經濟基本面均相對強勁,甚至有較多新興經濟體已經率先進入加息周期,預計此輪美聯儲收緊所造成的沖擊明顯小于2013年、2015年。
私募大佬罕見發聲:
2022年A股熊市可能性很小
受美聯儲開啟加息周期、歐洲地緣政治風險、春節前流動性收緊等因素影響,1月以來,A股市場也跟隨出現持續回調走勢。
面對羸弱的市場環境,私募大佬盤京投資董事長莊濤罕見發聲,談了近期市場行情、2022年市場展望等。莊濤認為2022年與2016年相似,熊市的可能性小。對于近期A股劇烈調整,莊濤認為有四方面原因,“一是在此之前市場風格過于極致,過去3年成長風格表現突出,基金收益頗豐,物極必反,均值回歸是市場的必然規律;二是‘穩增長’板塊近期發力,機構的調倉換股也使得賽道成長股表現不佳,但金融地產方向又沒有形成系統性行情,導致大盤下跌;三是美股和港股等外圍股市表現不佳,對A股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四是漲幅巨大、獲利效應非常明顯的賽道和牛股稀缺。”
莊濤表示,2022年與2016年頗有相似之處,都是前幾年漲幅巨大、收獲頗豐,同時也找不到有大行情的賽道和股票。不過,莊濤認為2022年出現熊市的可能性很小,開年下跌不代表全年表現不好。“系統性級別的熊市,比如2004年、2008年、2011年、2018年,都與流動性緊縮密切相關。2022年不僅沒有緊縮,恰恰相反,處于經濟穩增長狀態,流動性只能寬不能緊,現在只是寬松的起始階段,還沒有到全面寬松的時刻。”
莊濤分析稱,“在流動性寬松的大背景下,大可不必擔心。”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同樣認為,近幾日市場有一些過度反應,外部不利因素對市場情緒的影響是短期的。我國經濟穩中向好的趨勢沒有變,特別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后,各項穩增長政策措施漸次落地,貨幣、財政等宏觀政策還有很大空間,近期央行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市場流動性較為寬裕。經過近幾年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A股市場內在結構已發生深刻變化,估值水平較為合理,市場韌性明顯增強,持續調整的可能性不大。(記者 林司楠)
頭條 22-01-28
頭條 22-01-28
頭條 22-01-28
頭條 22-01-28
頭條 22-01-28
頭條 22-01-28
頭條 22-01-28
頭條 22-01-28
頭條 22-01-28
頭條 22-01-28
頭條 22-01-28
頭條 22-01-28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