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資本市場注定充滿崎嶇坎坷。新年一開年,A股市場接連陷入調整。截至收盤,滬指跌破3500點,再度刷新近兩個月新低。盤面上,三大指數跌幅均超2%,兩市4333只個股下跌,僅268只上漲,“虧錢效應”顯著。
在股市接連回調的同時,基金、股票、A股等“關鍵詞”也一齊上了熱搜。一些不忍直視賬戶的投資者在貼吧中吐槽,“昨天剛發到手的年終獎,今天已經在股市里消費掉了。”
公募基金賺錢效應下降 投資者開始理性看待基金投資
“一買基金就想虧,銀華內需找劉輝;要想基金跌得快,諾安成長找老蔡;要想基金跌得深,景順長城找彥春;要想基金跌得長,前海開源找曲揚;要想多點虧資金,易方達里找張坤;要是本錢沒虧完,中歐醫療找葛蘭。”由于近期A股持續回調,這兩天圍繞公募基金和股市的段子開始霸屏投資者的朋友圈,而在一年前,這些頭部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還被90后、95后投資者如數家珍,一些“明星基金經理”發行的產品更是被當成市面上的稀缺品,一上架就被哄搶一空。
2021年四季報已披露完畢,中歐基金的“醫藥女神”葛蘭(管理的基金規模1103.38億元)取代易方達張坤(管理的基金規模1019.36億元),成為新晉“公募一姐”。不過,剛成為“千億頂流”的葛蘭同樣也是當前投資者中間質疑聲最大的一位基金經理。
公開資料顯示,葛蘭是美國西北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博士,2014年10月加入中歐基金,2015年開始管理公募,一直被市場認為是“醫藥女神”。她因為重倉醫藥股出圈,同樣因為醫藥股大幅回調而深陷輿論風波。2021年,葛蘭管理的基金當中,除中歐明睿新起點混合外,其余8只基金全部下跌,但投資者“越跌越買”。進入2022年,醫藥股的“寒冬”似乎還沒結束。以其管理的中歐醫療健康混合A基金為例,該基金最近一個月下跌10.05%,最近三個月下跌19.59%,而最近六個月的跌幅則達到了27.11%,是目前基民中“受傷較為嚴重”的一只產品。
在相關基金的貼吧中,圍繞“#我們還能不能相信葛蘭#”的討論不絕于耳,甚至有投資者吐槽,“這是虧出來的‘基金一姐’”。
最新披露的2021年四季報數據統計顯示,葛蘭管理的9只基金在2021年第四季度合計實現利潤-139.30億元,其中中歐醫療健康混合A、中歐醫療健康混合C分別虧損53.41億元、58.30億元;中歐醫療創新股票A虧損-13.63億元;中歐醫療創新股票C、中歐阿爾法混合A、中歐阿爾法混合C、中歐明睿新起點混合也均虧損了數億元。今年開年以來,上證指數在短短14個交易日累計下跌3%,葛蘭管理的9只基金全部大幅下跌,且業績排名在同類墊底,這也引發了凈值規模的極速縮水。
值得一提的是,葛蘭并不是唯一一位“被噴”的公募基金經理,由于近段時間以來公募基金“賺錢效應”下降,不少曾經被熱捧的“明星基金經理”一時間都成了投資者嫌棄的對象。比如,“私募大佬”林園管理的31只基金開年有29只虧損,其中2只基金跌幅超10%。
基金不佳的表現,也使得公募基金產品發行變得愈加困難。Wind數據顯示,2022年以來共有83只基金成立,總發行規模760.13億元,平均發行規模9.16億元。此外,近一個月來,有超過2成的新基金募集期打滿90天,占比創下近一年新高。還有基金被迫延長募集期,在經過前幾年公募基金投資的“熱戀期”之后,投資者對于“買基金”這件事情已經冷靜下來。
全球股市接連回調 究竟發生了什么?
最近一段時間,不單單是A股,全球資本市場都在經歷一輪“煎熬期”。在A股三大指數昨日集體重挫前,全球資本市場遭遇了“一夜驚魂”,除美股最終實現“驚天大逆轉”以外,其余資本市場,包括法國CAC40指數、德國DAX指數、歐洲STOXX50指數、俄羅斯RTS指數等均未能幸免。
其中,美國納斯達克指數盤中一度暴跌逾5%(收盤漲0.63%,創下了有史以來的最強日內反彈紀錄),但歐洲股市就沒那么幸運了,法國CAC40指數、德國DAX指數、意大利富時MIB指數、歐洲STOXX50指數均跌超3%,俄羅斯RTS指數跌8%。
導致全球股市大跌的直接原因,是俄羅斯、烏克蘭緊張局勢升級。俄羅斯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24日表示,“烏克蘭軍隊在頓巴斯地區接觸線大規模集結表明,烏克蘭準備發動襲擊。”受此消息影響,美東時間周一的黃金、原油價格都有明顯波動,A股市場中的黃金板塊也成為了當天少數翻紅的行業板塊。
據央視新聞,烏克蘭媒體24日報道稱,總統澤連斯基當天在召開了烏克蘭國家安全與國防委員會會議后表示,目前烏克蘭正在通過和平方式積極促進東部頓巴斯局勢緩和。烏克蘭也已經準備好應對一切情況,他同時呼吁民眾保持冷靜。而這也是隨后美股實現“驚天大逆轉”的主要原因。
需要指出的是,美股能否延續強勢反彈行情還存在較大未知數,除了受地緣局勢緊張影響外,北京時間周四凌晨3點,美聯儲決議是否會爆出更多對未來貨幣政策走向指引的猛料——尤其是3月利率決議上美聯儲是否會加息?加息多少?縮表又究竟將于何時啟動?這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未來資本市場的走勢。
面對跌跌不休的市場行情,A股何時能迎來企穩呢?中信證券最新研報指出,“政策底”已經明確,“情緒底”即將到來,“市場底”漸行漸近,建議繼續緊扣“兩個低位”布局優質藍籌,迎接上半年行情起點。首先,數據顯示,經濟下行壓力最大時點已過,但對政策依賴性依然較強,地方“兩會”顯示各地以投資穩經濟的趨勢明顯,而貨幣先行發力超預期后,其他部委和地方的政策正在形成合力,即“政策底”已經明確。其次,高位抱團瓦解誘發的情緒宣泄接近尾聲,市場短期調整既偏離貨幣寬松趨勢,也偏離政策支撐的基本面趨勢,內外資金行為分化亦是佐證,即“情緒底”即將到來。最后,隨著穩增長主線共識的不斷提高,情緒宣泄接近尾聲,預計市場資金將恢復流入,即“市場底”漸行漸近。(記者 林司楠)
頭條 22-01-25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