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4%,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這一目標的設定,充分兼顧了可能與需要,今年全市經濟發展將著眼于“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在穩增長的政策主線下,本市列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等九大重點任務。
今年計劃開展九大重點任務
推進冬奧要“跑秒計時、壓線沖刺”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包括三部分,即2021年工作回顧、2022年主要任務、努力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和服務水平。陳吉寧表示,今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以上。
《關于北京市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以下簡稱《計劃報告》)從經濟發展、生態環境、民生保障三個方面,對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進行了全面勾勒。其中,經濟發展方面,今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4%,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生態環境方面,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2300萬人以內,平原地區森林覆蓋率達到44.8%,細顆粒物年均濃度達到國家要求;民生保障方面,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食品安全抽檢合格率超過98.5%。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陳吉寧在報告2022年主要任務之前,特別用了一大段篇幅對即將開幕的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進行工作部署。他說,要以跑秒計時的狀態、壓線沖刺的干勁,一體推進冬奧防疫和城市防疫,全力以赴、精益求精做好賽會組織和各項服務保障工作。
北京在經濟發展、生態環境、科技創新、基層治理邁上新臺階的背景下,2022年北京市政府計劃開展九大重點任務,涉及京津冀協同發展、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高質量發展、改革開放、城市精細化管理、統籌城鄉區域發展、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保障和改善民生、打造安全城市等。
北青報記者梳理發現,作為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2022年是不少重大任務的“收官之年”。例如,完成核心區控規三年行動計劃,完成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完成第三輪城鄉水環境治理,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完成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等。
同時,2022年也是“啟航之年”,北京將開展數字化社區建設試點,全面推行長期護理保險,編制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啟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計劃,實施種業振興行動,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推動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建設,推動出臺中軸線文化遺產保護條例等。
GDP增長定為5%以上
兼顧可能與需要
今年GDP增長目標設定為5%以上有何考量?北青報記者了解到,這個目標兼顧了可能與需要。一方面,實現這個目標是可能的。GDP增長5%以上目標的設定意味著今年全市經濟發展著眼于“穩字當頭、穩中求進”,這和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保持一致。由此可見,穩增長將成為2022年的政策主線。
“穩”意味著與過去的有效銜接。不妨算一筆賬,據《政府工作報告》披露,本市2021年GDP超過4萬億元,同比增長8.5%。而2021年年初出爐的“十四五”規劃提出的目標包括,“十四五”期間年均GDP增長5%。要實現這一目標,意味著未來4年,每年GDP增速都要高于4%。在“十四五”穩開局后第二年,GDP增長目標定為5%以上,承上啟下,既可以達標,也留出了實現更好成績的可能性,還為今后幾年深化改革、調結構、防風險留出更大的空間。
另一方面,設定5%,因為“我們需要5%”。這個增速可以有效保證經濟在合理區間運行,防止大起大落。同時,2022年首都經濟社會發展還面臨疫情不確定、內需恢復偏弱、科技創新生態有待持續優化、企業生產經營面臨多重困難、部分領域存在風險隱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民生領域存短板等問題,真正實現爬坡過坎,5%以上的目標有利于釋放積極信號,增強發展信心。
實現5%以上增長
四種路徑穩信心
如何實現5%以上的增長?縱觀《政府工作報告》和《計劃報告》,可以概括為四種途徑。一是要向政策要紅利, 對北京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及中央對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系統部署,包括賦予北京“兩區”擴大開放、中關村先行先試改革、設立北交所等,首都發展理念已深入人心,本市“五子”聯動各領域行動方案發布實施,為首都發展定好了“路線圖”和“施工圖”。此外,冬奧效應將充分釋放。釋放政策紅利,是穩增長的一大抓手。
二是向數字要創新。這方面,本市已經下了先手棋,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占先工程深入實施,一批高精尖重大產業項目落地建設。通過積蓄數字化新勢能,持續增強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加快釋放數字經濟新活力,推動形成區塊鏈、人工智能等產業集群,都將有力支撐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三是向改革要優勢。當下,改革開放新優勢更加明顯,中央支持北京開放三項政策特別是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有力提振經濟發展信心,環球主題公園將直接拉動百億級文旅消費,“雙樞紐”國際消費橋頭堡建設等促消費舉措深入實施,大體量、高品質的消費供給將形成擴大消費新引擎。通過推動引領性制度創新,打造改革開放北京樣板。
四是向初級產品要穩定。本市積極提升現代農業發展水平,優化農業生產組織形式,支持科技農業和設施農業發展,保持糧食、蔬菜生產持續增長勢頭。真正實現穩住農業,讓農民增收。
財政收入增長目標4%
政府堅持過“緊日子”
《政府工作報告》明確,2022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4%,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財政收入一直低位運行,2019年同比增長0.5%,2020年,受突發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5.7%,在頂格執行減稅降費政策的情況下,2021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可以說,財政狀況有了明顯“回暖”,4%的增速目標也體現了財政狀況恢復的含義。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在“兩區”建設跑出加速度、營商環境改革積極推進的助力下,本市新增注冊市場主體持續增加,2021年全市新設企業21.5萬戶,同比增長33.1%。新增市場主體稅源需要涵養的過程,因此,財政收入定為4%是處在比較合理的區間內。
在減量發展的背景下,增長4%并不容易。《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始終堅持政府過“緊日子”,厲行節約,深化全成本預算績效管理改革,嚴格控制政府機關運行成本。同時,要更加注重財政支出方式的轉變,把“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更好地結合起來。
(文/本報記者李澤偉王斌)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