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際投行接連發布報告,認為中國經濟明年在穩定增長中將呈現諸多亮點,涵蓋人民幣穩健升值、出口增勢持續、對外資吸引力不斷擴大等。
渣打銀行報告稱,全球疫情再起可能會推遲中國邊境重新開放,影響國際收支的強勁表現,并縮小2022年上半年中國與西方主要經濟體的增長差距。但發達市場可能持續的寬松流動性條件,可能會促使更多的資本流入中國,因利率上升和通貨膨脹更加溫和。
瑞典北歐斯安銀行指出,中國可能會在2022年底之前堅持嚴格的邊境管制,將服務貿易逆差保持在最低水平。因此,即使美元走強,可觀的經常項目順差將為人民幣匯率提供足夠的緩沖。
馬來亞銀行表示,強韌的出口表現、政府對氣候變化轉型的推動以及高科技制造業的發展會支撐人民幣前景,新冠清零戰略為人民幣賦予避險性質。“對于2022年,我們不能排除人民幣漲幅有所放緩的可能性,因為家庭消費似乎更能夠彈性應對防疫封鎖,可能獲得足夠的牽引力來縮小目前由外部需求驅動的經常項目順差。”
對于中國今年頭11個月實際利用外資增長,摩根士丹利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說,受益于中國經濟穩定增長和政策紅利,越來越多的外資選擇進入中國,并流向更多新興產業,這從一個方面印證了中國經濟的“穩中有進”。
英國廣播公司(BBC)文章指出,中國外貿進出口已連續5個季度實現正增長,貿易規模在全球的占比達到歷史峰值,這種現象不難理解。“中國防疫措施嚴格,供應鏈在疫情期間表現出很強的穩定性。”經濟學人智庫(EIU)經濟分析師徐天辰向BBC介紹,這些原因使企業們做出最符合利益的決策——讓訂單回到已經全面復工的中國。
創新能力已成為海外人士關注中國經濟增長動能的重要指標。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1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在創新領域的全球排名已經從2013年的第35位上升至第12位,是排名最高的中等收入經濟體,也是世界上進步最快的國家之一。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