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記者統計,10月份地方債發行節奏放緩,當月發行地方債2560.31億元,較9月份大幅度下降,前10個月共發行地方債40554.14億元。截至目前,2018年度新增專項債額度已接近完成。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保持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的指導意見》提出,要聚焦脫貧攻堅、鐵路、公路水運、機場、水利、能源、農業農村、生態環保、社會民生等重點領域短板,加快推進已納入規劃的重大項目。
為了保障基建項目資金問題,《意見》提出財政部門要完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制度,優化專項債券發行程序,合理安排發行進度。分配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時,在充分考慮債務水平基礎上,還要考慮在建項目和補短板重大項目資金需求,以及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項目儲備情況。
吉林省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張依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意味著要加快發行地方專項債進度,積極籌措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資金,盡快補齊制約經濟發展的短板。同時,合理調控發行進度,突出項目的接續性和資金的針對性,控制債務水平和把握債務償付能力,切實保證債務資金使用的精準有效。
今年8月份以來,財政部連發三份文件,明確9月份、10月份新增專項債發行進度。同時,配合財政部政策要求,8月份銀保監會下發通知,要求地方政府債券參照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進一步增強銀行承銷意愿及配置意愿。
8月份和9月份專項債發行呈井噴式增長,品種越來越多,包括土儲專項債、收費公路專項債、棚改專項債,還有軌道交通、醫院、教育、垃圾處理甚至園區開發等。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已發行1.25萬億元的新增專項債。目前,2018年度新增專項債額度已接近發行完成。
天風證券固定收益分析師孫彬彬認為,對于新增專項債的額度,并沒有一個比較明確的約束,2015年至2018年新增專項債額度分別為1000億元、4000億元、8000億元和13500億元,每年的增幅比較大。未來專項債的額度有可能還會繼續保持比一般債更大的增幅。
孫彬彬表示,按照財政部對于限額管理的要求,每年的額度是可以超限額使用的,也就是說今年新增專項債發行的規模可以超過今年“兩會”期間定下的限額的,只要將地方債的發行規模控制在累積總限額之內即可。因此,新增專項債的發行規模并不受到當年限額的約束。
財政部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為209974.30億元。其中,一般債務限額123789.22億元,專項債務限額86185.08億元。截至2018年9月末,全國地方政府債務余額182592億元,控制在全國人大批準的限額之內。其中,一般債務108779億元,專項債務73813億元;政府債券180027億元,非政府債券形式存量政府債務2565億元。
對于加大基建補短板力度過程可能存在的隱患,《意見》表明政府建設投資應當量力而行,加大財政約束力度,在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充分論證資金籌措方案。嚴格項目建設條件審核,區分輕重緩急,科學有序推進。嚴禁違法違規融資擔保行為。
張依群表示,合理分配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既要把握控地方債務水平,又要考慮在建項目和補短板重大項目資金需求,以及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項目儲備情況,有效調度,用專項債券的更大經濟效益實現基礎設施補短板的最大的全社會效益。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