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地集團、民生銀行、歐亞集團、同仁堂4家上市公司集體公告,安邦集團內部對持股簽訂了轉讓協議。經過轉讓后,這4家公司此前分散于安邦多個子公司的股權,全集中到了安邦人壽手中。
股權“乾坤大挪移”
詳細看上述4家公司公告,金地集團公告稱,安邦財險將持有的全部A股股份轉讓至安邦人壽持有的“安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保守型投資組合”證券賬戶。轉讓后,安邦財險不再持有金地股份,安邦人壽則持有金地約9.22億股股份,占總股本的20.43%。
民生銀行公告顯示,安邦集團、安邦財險將其持有的所有A股、H股股份轉讓給安邦人壽。轉讓后,安邦人壽持有民生銀行總股本17.84%的股份。
歐亞集團公告稱,安邦集團、安邦養老分別出清股份,轉讓至安邦人壽的證券賬戶。轉讓后,安邦人壽持有歐亞集團總股本14.99%的股份。
同仁堂公告稱,安邦財險及安邦養老出清其持有的股份轉讓給安邦人壽,轉讓后,安邦人壽持有同仁堂總股本14.99%的股份。
記者注意到,此次的股權轉讓并未涉及安邦集團旗下的和諧健康。不過究其原因,或許是因為6月底,和諧健康在安邦集團中的股權轉讓任務就已經完成。
當時,和諧健康出清了4家上市公司股權,并且均轉讓給安邦人壽。其中包括民生銀行1.14%股權、歐亞集團1.2%股權、同仁堂5.8%股權、萬科A 1.01%股權。
另外,安邦財險轉讓了其招商銀行4.99%的股份給和諧健康,自身依舊持有6.64%。而安邦集團、安邦人壽、安邦養老則出清自身金風科技的A股股份給和諧健康,轉讓后和諧健康持有金風科技13.48%股份。
兩次股權的內部集中轉讓后,安邦集團旗下的安邦人壽持股最多,其次是和諧健康。集團及其他子公司賬戶下的股份較少。
背后原因為哪般
安邦集團如此大規模地進行內部股權轉讓著實引人關注。而背后的原因又有哪些?對此《國際金融報》記者向安邦集團發去采訪函,但截至發稿并未收到回復。
記者注意到,2017年關于險資股票投資的監管要求進行過更改。更改后,保險機構投資單一股票的賬面余額不得高于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5%,投資權益類資產的賬面余額合計不得高于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30%。對于已經超過5%比例的保險公司來說,新規指出,保險公司可在2年或更長時間,將相關資產比例調整至監管比例之內。
安邦此次內部股權的“乾坤大挪移”是否與此有關呢?由于安邦集團2017年度的信息尚未披露,結論不可得知。不過根據規定,重大股票投資,即持有上市公司股權超過20%,保險公司達到此標準的,應向監管部門事后備案。此次股份轉讓后安邦人壽持有的金地集團股份明顯已超出這一界限。
另外記者注意到,此次轉讓至安邦人壽的股份基本是轉讓到了“安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保守型投資組合”證券賬戶。而轉讓其持有的股份大多屬于銀行和房地產類公司。
有業內人士向本報記者分析,保守型的投資更偏向長期的資金,包括銀行、房地產在內的股票類型也更適合長期型的投資。而人壽保險的資金顯然比財險的資金流動更少,與此類投資更加匹配。
除此之外,安邦此次將多數股權轉到安邦人壽及和諧健康的名下,結合近來壽險市場包括健康險的回暖,是否意味著安邦未來會更注重此類業務的發展呢?對此,截至發稿前安邦方面并未給與回復。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