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治病救人而存在的藥企,絕不能為了生產治療某種病癥的藥品,而污染了整個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哪怕停產,我們也不能讓地球生病,因為這樣的代價,我們承擔不起。
無論是生產經營、還是上市融資,環保問題成為企業、尤其是制藥企業被監管部門關注的重點。
“把腎透支的補起來”、“他好,我也好”——匯仁腎寶的生產企業匯仁藥業近日被媒體報道存在環保整治表面整改、虛假整改問題。南昌縣對江西匯仁藥業采取停產整頓措施,要求整改沒有到位不得開工。
值得一提的是,在環保風暴多次來襲下,多家制藥上市公司也卷入其中。包括九洲藥業、神奇制藥、江蘇吳中等在內的上市公司,都發布了旗下企業因環保問題而停產的消息。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業人士向記者表示,上市公司在遭遇環保問題之后,其實違規成本很低。一些企業存在交完罰款之后仍不主動解決環保問題的情況。一些上市公司對自身的環境信息也不披露。然而,隨著監管力度的提升,企業存在的環保風險,有可能演變為財務風險,這應引起投資者警惕。
環保風暴持續
5月30日起,中央環保督察組陸續進駐相關10省份開展“回頭看”。僅十天左右,各個督察組即相繼通報一系列督察整改不力典型案件。多地公布了中央環保督察組移交的信訪問題線索辦理情況,其中涉及多家藥企。
6月20日,江蘇省人民政府官網公布的信息顯示,連云港經濟開發區的江蘇奧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存在廢酸、廢堿、異味污染擾民情況。現場檢查發現存在以下問題:部分項目存在未批先建和工藝變更后未履行環保審批手續問題。該公司“年產300噸氨基葡萄糖鹽酸鹽”項目產生的工藝廢氣未能徹底收集、吸收處理。污水處理站未加蓋,產生異味;等等。截至目前的處理情況是:該區環保局于6月13日委托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對企業排放的廢氣、廢水進行監測,具體待監測報告出具后,結合相關檢測數據,嚴格對照環保法律法規對澳新生物公司下達停產整治、行政處罰等決定書。
此前,中央第四環保督察組向江西省南昌市通報江西匯仁藥業表面整改、虛假整改問題。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官網披露的一則報道顯示,6月1日,中央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在銀川召開動員會后的幾個小時內,就接到13個反映寧夏泰瑞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惡臭污染問題的舉報。6月6日,永寧縣政府對寧夏泰瑞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發停止試運行通知書,責令企業繼續實施停產整治。
經營業績受影響
對于所有企業來說,由環保污染造成的持續停產將會對企業的經營造成影響。
神奇制藥龍里分廠今年5月28日收到了《龍里縣環境保護局行政處罰決定書》、《龍里縣環境保護局責令停產整治決定書》,責令龍里分廠實施停產整治。
據了解,龍里分廠是神奇制藥全資子公司神奇藥業的下屬生產基地之一。該廠始建于1992 年,位于貴州省黔南州龍里縣谷腳鎮千家卡谷腳工業園區,生產過程中主要污染排放物為廢氣、廢水。龍里縣環境保護局于今年4月12日對龍里分廠進行了調查,發現龍里分廠排入市政管網(最終排入黃泥哨污水處理廠)的廢水,COD、BOD5 超過《污水綜合排放標準》規定的標準限值,COD超標1.2倍、BOD5超標0.43倍。
龍里縣環境保護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等相關規定,對龍里分廠處以罰款20萬元,并責令龍里分廠實施停產整治。
神奇制藥介紹,本次停產的神奇藥業龍里分廠所生產的產品,在2017年營業收入為39013.95萬元,占公司2017年營業收入的22.48%。神奇制藥稱,如果龍里分廠不能在本年度完成復產,可能影響公司全年營業收入約10%。神奇藥業將采取調整龍里分廠每年例行常規設備檢修時間的措施,與此次停產整改期間一致,降低此次事件給公司生產經營帶來的不利影響。
值得神奇制藥投資者長舒一口氣的是,神奇制藥6月12日發布《關于子公司下屬生產基地之一(龍里分廠)恢復生產的公告》。神奇制藥稱,在停產整改期間,龍里分廠安排了年度例行設備檢修,保障了復產后的生產能力,確保龍里分廠能夠按計劃完成全年生產任務。此次停產,未對公司經營造成重大影響。
江蘇吳中旗下因環保整治而導致的停產已經持續一個多月。截至目前,公司尚無復產的消息。江蘇吳中對外表示,因暫時無法確定本次復產的確切時間,本次停產對公司生產及業績的具體影響尚無法確定,公司將在響水恒利達復產時具體測算本次停產事項所造成的相關影響。
多家上市藥企公布環境信息
在環保風暴持續下,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也引起了市場關注。據媒體報道,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透露,目標是到2020年年底所有上市公司都要披露環境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份正式頒布《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2號――年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2017年修訂)》和《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3號――半年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2017年修訂)》,明確提出分層次的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制度,同時,鼓勵公司自愿披露有利于保護生態、防止污染的信息。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仁和藥業、金城醫藥、同仁堂、亞寶藥業、魯抗醫藥、昆藥集團、人福醫藥、廣濟藥業、江中藥業、復旦復華、九州通、天藥股份、華北制藥、天壇生物、華潤雙鶴、太極集團、復星醫藥、哈藥股份、馬應龍、康恩貝、山東藥玻、新華醫療、中恒集團等23家企業對2017年環境信息進行了披露。
多渠道整改
面對不斷襲來的環保高壓,企業也在采取不同的措施尋求生存,要么不斷加大投入提升環保水平,要么搬遷,要么轉型出售相關資產。
今年5月12日,未名醫藥發布《全資子公司停產搬遷的公告》,子公司山東未名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未名天源”)地處淄博市火車站南廣場改造項目二期搬遷區域,應政府要求限期搬遷,故未名天源自5月8日起停止生產。
未名醫藥表示,根據公司的規劃部署,未名天源將集中精力啟動并投資建設位于安徽巢湖半湯生物經濟實驗區的抗體藥CMO項目,現有廠區生產裝置將根據政府規劃,本著對公司利益最大化原則進行搬遷,同時配合政府妥善做好后續各項工作。
曾因環保問題而備受外界關注的華北制藥按照石家莊市政府關于加快主城區工業企業搬遷改造的相關要求,于2017年底前完成搬遷。華北制藥相關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目前公司總廠已經全部停產,處于拆卸設備階段,而新搬遷的廠區已經投入生產。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搬遷,一些企業則選擇了出售資產。魯抗醫藥此前出售了包括山東魯抗立科藥業有限公司股權、菏澤魯抗舍里樂藥業有限公司股權。
“環保風暴不斷持續,也將加劇醫藥行業內部的洗牌。”上述行業人士向記者表示。(記者 張 敏)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