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金融嚴監管的持續收緊,地方平臺公司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再融資壓力。今年以來,一面是超萬億元城投債的陸續到期或進入回售期,一面是融資渠道的收緊和融資成本的抬升。對此業內專家表示,隨著地方城投融資受阻,部分地方平臺公司,特別是財政收入薄弱地區的縣級平臺公司,下半年日子恐將難熬。
Wind數據顯示,2018年到期或進入回售期的城投債近1.6萬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到期規模約為1.35萬億元,進入回售期的近2500億元。尤其是接下來的5月、6月、9月和11月,都將迎來超千億的城投債到期償還量。
與巨大再融資壓力相伴的,則是城投債發行難度的抬升和取消發行的聲音。5月3日,寶雞市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關于寶城投2018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取消發行的公告,由于近期市場波動較大,公司融資安排變更,擬取消本期中期票據的發行,調整后的發行安排另行公告。無獨有偶,4月24日,蘭州城投發布關于蘭州市城市發展投資有限公司2018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據(品種一)取消發行的公告。
“城投債發行難度顯著升高,去年有幾千億取消發行。今年自己公司相關團隊某只經濟強省區級城投債,注冊下來半年都賣不出去。”北京某券商固收人士向記者坦言。在他看來,隨著監管政策的收緊,城投平臺債券分化非常嚴重。“在發行端,高評級債券相對好一些,區縣級的債券很難賣。”該固收人士表示。
中部某市級投融資平臺管理人士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據該人士分析,造成地方投融資平臺融資困難的原因主要包括資金成本不斷上漲。一些融資平臺融資利率從去年的5%-6%一路攀升,個別信托、融資租賃等表外渠道已經達到了9%。
一直以來,地方平臺公司債務運轉模式主要是“借新債還舊債”。城投融資渠道受阻,在業內人士看來,維持多年的城投債剛兌信仰,也正被悄然打破。4月27日,中電投先融(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宣告旗下兩款產品出現延期兌付,融資人為天津市市政建設開發有限公司,保證人為天津市政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實際上,今年年初就已曝出首例省級平臺違約,即云南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及其旗下子公司未能及時償還信托貸款本息。
在業內人士看來,2018年個別運營不良,大量依靠表外通道融資的地方融資平臺有可能會難以為繼。
申萬宏源報告則認為,最大的風險在于弱市級和縣級的再融資風險,警惕二季度低等級城投債大量到期引發的再融資風險事件,預計二季度城投產業債利差整體繼續走闊,高低等級城投利差繼續走闊。“最需要關注的是中小平臺,如果關于金融機構監管實際落地較嚴,對于過于依賴投資基金、資產管理產品的中小平臺將雪上加霜。”申萬宏源證券分析師孟祥娟表示。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