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年報披露季,新三板企業2017年年報披露截止“大限”已然臨近。截至4月26日記者發稿時,新三板已有9722家企業披露了2017年年報,仍有1669家掛牌公司未披露,未披露公司占比為14.65%。
統計顯示,目前新三板已經披露2017年年報的企業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7508億元,相比2016年的總營業收入15693億元增長11.57%;合計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下稱“凈利潤”)1035億元,較2016年同期的945億元增長9.52%。從所有披露的年報數據來看,掛牌公司普遍實現了較好的發展,7024家公司營業收入實現增長,占已披露年報企業的72.25%;5593家公司凈利潤實現增長,占比為57.53%。
116家掛牌公司凈利超億元
據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數據顯示,在已經披露2017年年報的新三板公司中,營業收入超億元的企業共有3782家,占比為38.97%。其中,營業收入超過百億元的企業有7家,鋼銀電商以734.50億元冠絕群雄,金田銅業、南通三建、翰林匯、中建信息、興達泡塑、上海中期等緊隨其后,分別為359.93億元、207.59億元、152.35億元、113.32億元、108.41億元、100.45億元。營收在50億元至100億元之間的企業有17家,神州優車、齊魯銀行、圣泉集團等新三板明星公司在列。而營收在10億元至50億元的新三板企業達到173家,營收在1億元至10億元之間的企業達到3585家。
營收同比增長超過10倍的新三板企業有21家,目前興致體育領跑,佳源木屋、歐林生物、報春電商、優能控股、佑康股份、祥云信息等進入第一梯隊。
據統計,凈利潤超過億元的新三板企業116家,其中15家企業凈利潤超過5億元。目前,齊魯銀行以20.15億元斬獲凈利王的桂冠,南通三建、金川科技、英雄互娛位居前列,分別實現凈利潤13.21億元、9.33億元、9.15億元。
金融業、制造業和互聯網營收居前
在營收和凈利潤位居前列的企業中,金融業、制造業和互聯網及相關服務行業占絕對優勢。尤其是金融業,凈利潤前十的企業中,齊魯銀行、永安期貨、國都證券、中投保占據四席,凈利潤總額高達43.15億元,其余6家凈利潤加起來僅為55.22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有4128家企業的凈利潤增速為負,占比42.46%。去年,基美影業再次虧損,且虧損額擴大至5.41億元,排名墊底。恒神股份、君實生物、神州優車、長城華冠、富源科技、仁會生物去年凈利潤分別為-3.32億元、-3.17億元、-2.61億元、-2.26億元、-1.62億元、-1.6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的“虧損王”神州優車的虧損幅度大大縮小,凈利潤由前年的-35.80億元縮減至去年的-2.61億元,去年營收同比增長68.62%至98.56億元。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