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昨日兩市的走勢來看,由于增量資金入市意愿缺乏,市場中的觀望氣氛并未有效緩解,存量博弈的格局仍在延續。
近期,指數一直在窄幅區間內維持震蕩,伴隨著“一致預期”弱化、博弈難度加大、“賺錢效應”不彰,市場也始終處在看短做短的氛圍中。不過,針對后市,不少機構認為,震蕩市中仍存在不錯的結構性投資機會,關鍵是要守住業績為王、龍頭勝出的主線思維。
存量博弈
從資金流向來看,昨日主力資金再度呈現大幅凈流出的態勢,全天兩市主力資金凈流出金額為194.95億元,成為本周兩市主力資金的最大“動作”。
分析人士指出,近兩周兩市主力資金凈流出的現象一直未曾中止。金額也一直維持在百億元以上的水平,這一現象值得注意。事實上,伴隨著近期主板指數的窄幅震蕩,后市主線再度模糊,觀望情緒有所上升。
當前投資者整體市場參與程度并不算高,全市場日均成交金額也并未出現有效放大,在仍顯低迷的成交量背后,存量博弈的資金態勢一直都在。而本周兩市的整體回落再度顯示出市場仍未“痊愈”的信心。
近期財富證券的調查亦顯示出了這一傾向。根據調查,當前投資者綜合倉位小幅回落,綜合倉位水平為67.2%,較此前下降1.7%;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選擇8-10成和加杠桿的高倉位投資者占比減少3.2%,而選擇空倉和0-3成倉位的投資者占比增加了1.9%。倉位變化上,21.0%的投資者選擇減倉觀望,這一比例較此前上升了6.3%。同時47.1%的投資者選擇維持倉位不變,整體上當前投資者減倉觀望的意愿有所提升,在倉位操作上也更加謹慎。當前市場面臨的風險因子較多,而驅動投資者風險偏好繼續改善的力量偏弱。因此,倉位控制是當前的首要策略,耐心等待更明確的市場信號,基于盈利改善選擇結構性的機會。
堅守業績主線
昨日板塊方面僅有商貿零售行業表現相對較好,漲幅為1.63%。其他的如石油石化、計算機等幾個板塊的漲幅均未超過0.5%。
數據顯示,昨日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除商業貿易、采掘外均呈現出資金凈流出,在凈流出金額居前的行業中此前盤面漲幅較大的電子、醫藥生物、通信板塊成為“重災區”。資金由此前的“厚此薄彼”再度走向“一視同仁”。這也說明了在極致的風格演繹過后市場自身呈現出“均衡化”的內在需要。
民生證券認為,1-2月工業、投資等宏觀經濟數據整體向好,基本面無虞。國內多家公募申請發行MSCI基金產品,以及2月反彈以來海外資金對銀行及消費的增持,顯示對A股藍籌和領先企業的配置偏好仍在。不過,這類個股普遍存在公募機構持倉偏高等問題,而成長股則有超跌反彈空間有限、政策催化下的市場情緒回落的不足。由此來看,潛在市場主線均有分歧因素待消化。此外,考慮到3月底即將迎來2017年年報披露高峰,且業績不確定性較大,由此決定了圍繞業績自下而上選股的必要性。
針對后市,分析人士指出,當前市場風格的關注度有所淡化,與其押注風格,不如死守業績。后市風格之爭趨于均衡,行業輪動效應弱化,建議以業績標準作為準繩來甄選個股,中長期持有。關注主板中績優、低估、高分紅的藍籌白馬,中小創中業績真實、內生成長的新經濟領軍企業。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