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近期阿根廷、歐洲和美國等主要農產品產區(qū)氣候惡劣,農產品期貨價格持續(xù)攀升,對沖基金多頭倉位已達到7個月以來高點,市場機構預期,盡管“拉尼娜”氣候威脅猶在,獲利盤交割將令市場有回調壓力。
根據(jù)美國商品期貨管理委員會(CFTC)最新公布數(shù)據(jù)顯示,基金對13個主要農產品的多頭合約數(shù)達136608份,為去年7月份以來多頭合約數(shù)量最高點。
標普高盛農產品價格指數(shù)自年初以來已上漲9%。盛寶銀行大宗商品分析師漢森對《金融時報》表示,農產品價格已經(jīng)從數(shù)年的昏睡中醒來。
極端氣候導致了主要農產品產區(qū)產量堪憂,推升了農產品的價格預期。尤其是大豆和玉米的價格,受到近期阿根廷持續(xù)大旱、美國南部雨水偏少、歐洲遭遇寒潮肆虐的影響。
在摩根大通2月份的行業(yè)報告中指出,不利天氣影響下主要農產品價格仍將走高。
荷蘭合作銀行農產品市場研究團隊負責人斯蒂芬·沃格爾稱,目前的指標顯示,未來幾個月出現(xiàn)“拉尼娜”的機率很大。這種天氣現(xiàn)象可能導致未來一年里谷物、大豆和棕櫚油等市場的波動加劇。
據(jù)悉,“拉尼娜”的特點是熱帶太平洋的水溫低于正常,這會導致東南亞和澳大利亞東部地區(qū)降雨增加,但同時也會造成巴西南部、阿根廷東部和美國南部的天氣更為干燥。這些可能出現(xiàn)干燥天氣的地區(qū)恰好也是全球谷物和油籽供應鏈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華爾街日報》援引分析師觀點稱,如果出現(xiàn)“拉尼娜”,以上這些市場的投資者將會受到影響。美國芝加哥商業(yè)交易所集團(CME)的埃里克·諾蘭德表示,2017年農產品價格幾乎波瀾不驚,盡管其他類型的商品以及股市大幅上漲。由于2017年全球谷物和油籽供應龐大,價格波動受到壓制,投資者可能會沉浸在一種安全的錯覺中。他說,如果太平洋相關地區(qū)的溫度下降1攝氏度以上,商品價格波動幅度將高達正常水平的1.5倍。
荷蘭合作銀行的沃格爾稱,上次出現(xiàn)嚴重的“拉尼娜”現(xiàn)象是在2012年,當時美國中西部出現(xiàn)創(chuàng)紀錄的熱浪和干旱,大豆價格最終漲至18美元/蒲式耳,玉米價格漲至8美元/蒲式耳。過去五年里的大豆均價要比2012年的高點低38%,玉米均價也低了39%。如果重回2012年的峰值,大豆價格將上漲87%,玉米將會大漲130%。
但市場人士也提醒,受獲利盤交割和部分品種超買因素影響,多個品種農產品期貨價格可能面臨回調壓力。國際期貨機構的報告顯示,如主要品種豆粕的多頭合約已達1年來高點,面臨獲利盤交割的壓力。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