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末,在連續走出大陽線之后,A股陷入震蕩調整,特別是年報業績較差的公司出現“閃崩”現象。
在此背景下,市場資金走或留都是一個難以選擇的問題。但對于北上資金而言,他們用實際行動作出了回答:加速“買買買”。
深股通資金創新高
“近期的調整主要受某些個股風險和對流動性擔憂的影響,長期基本面沒有發生大變化,投資者不必過度恐慌,短期調整反而有利于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星石投資合伙人、首席策略師劉可表示,那些基本面較好、估值合理且前期漲幅不大、性價比較高的行業和公司值得持有。從中長期來看,即便近期市場發生了短期調整,但有真實基本面支撐的標的有機會修復、反轉。
與這一觀點對應的具體行動是,北上資金不僅沒有撤離A股,而且在加速流入。中國證券報記者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發現,1月深股通和滬股通凈流入A股資金分別為170.15億元和180.93億元,二者合計351.08億元,而去年月平均流入額僅為166億元。
因此,北上資金加速流入十分明顯,更為重要的是,深股通1月凈流入資金創下2016年末開通以來的最大月凈流入額,而滬股通1月凈流入資金則是在2014年開通以來的第4大月凈流入額。
廣發證券表示,2017年美元指數下跌10%,而北上資金全年流入約2000億元,比先前兩年流入之和還要多。這其中固然有深股通開通利好因素在內,但美元貶值因素也有重要影響。今年初美元指數繼續走弱,在歐央行貨幣政策逐漸轉向鷹派、歐洲經濟持續復蘇的背景下,預計美元指數將持續走弱,北上資金流入A股規模將繼續擴大。
或繼續主導A股風格
除北上資金加速流入A股之外,今年初以來基金發行份額提速、兩融余額持續上升、個人投資者開戶數回升、保險性質資金入市等跡象都說明增量資金在入市。
“1月市場發行了1000億元以上規模的公募基金,大部分都是權益類基金,而這些基金將在2月建倉入市。對于這些新基金來說,首選肯定是優質白馬股。1月出現了幾只爆款基金,說明場外資金確實在加速入場。大盤指數上的調整已接近尾聲,但是有些績差股的下跌還未結束。趁著調整,布局春節后的紅包行情是現在不錯的操作方向。”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說。
從北上資金的持股數據來看,優質白馬股依然是首選。分析人士指出,這意味著北上資金的風格將繼續主導A股。港交所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深股通中北上資金持股比例最大的5只個股分別是海康威視、老板電器、美的集團、格力電器和華測檢測,北上資金在前三家的持股比例均已超過10%。
對于2018年,天風證券分析師劉晨明指出,未來的增量資金仍然主要在海外資金,這意味市場風格依舊是尋找業績的確定性,而小股票會繼續被給予流動性折價。
從規模上來看,主動管理型的海外資金的流入體量難以測算,但是MSCI帶來的指數型基金流入規模將大約在1000億元左右,相對2017年在市值快速增長的情況下,外資持有A股增加的3500億元市值而言,凈流入的1000億元并不是一個小數字。對于外資的行為和偏好以及MSCI名單中的股票依舊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