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海洋與大氣管理局(NOAA)漁業部研究發現,月魚在全世界的海洋都有分布,通常生活在海面幾百英尺以下的冰冷、昏暗之處。
1月20日凌晨,一艘漁運船裝載著一條重達152斤的“月亮魚”(學名:月魚)抵達溫嶺碼頭。
這條長1米多、寬80多厘米的大魚,渾身銀白色,胸鰭、尾鰭、腹鰭和嘴巴是橘紅色的,魚身上有白色好似月亮般的斑點。
在魚尾巴上栓一根繩子,兩個男子需要用扁擔很吃力地挑起來,立起來的魚,有成年男性胸口那么高。
大魚一到港就被買家買走了
錢江晚報記者了解到,這條魚是浙嶺漁22588漁船在中國1595海區,底拖網作業捕獲的,一起網捕上來的還有很多帶魚,捕撈的時間是1月17日下午。
“我捕了一輩子魚了,沒有見過這么大的。”當時,漁船老大將大魚冰鎮保鮮后,通過海上通訊設備聯系了陸地上的朋友,希望幫忙核實一下魚的具體品種。
朋友把魚的照片發給了當地海洋漁業部門,核實后并不是保護動物,再在網上搜索發現,這魚好像是一種叫“月亮魚”的魚類,是可以吃的。
由于魚太大貨倉空間有限,船老大就先托漁運船把大魚拉回了溫嶺,自己繼續在海上作業捕魚。大魚到港后就被當地一位買家花3000多元買走了。
“我平時喜歡釣魚,但都是淡水魚,大的有釣上來幾十斤的,這么大的海魚也是第一次見。我們是在朋友圈看到這條魚在賣,我兒子很喜歡,為了哄小孩開心,我就去競拍了這條魚。這么大,我們就擔心吃不完,浪費了。”
有位畫家借去做“魚拓”
買走大魚的凌先生對錢報記者說,我拍走后,有個畫家聯系我,希望借魚一天給他畫畫用,魚還寄存在松門市場冷庫里,我明天才能吃到魚。
錢報記者又聯系了借魚的畫家阿斌,對方說,借魚是用來做魚拓的,是一種將魚的形象用墨汁或顏料拓印到紙上的技法和藝術,不會影響食用。
“這種魚,漁船碼頭還是不少見的,我們海邊人都叫它‘月亮魚’,一般就碗口大小,大的也有臉盆大小,這么大的是很罕見。”錢報記者咨詢的一位業內人士這樣說。
月亮魚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魚?錢報記者就此咨詢了中國漁業協會原生水生物及水域生態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周卓誠。
“這種魚的學名叫‘月魚’,它是人類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種溫血魚類,它的循環系統可以像哺乳動物和鳥類一樣加熱全身的血液,使它在冰冷的海洋深處具有更多競爭優勢。”
周卓誠還說,“剛好,我前兩天在溫嶺松門市場也見過一條月魚,但是沒有這條那么大,大約100來斤吧。” 本報記者 施雯
新聞+
在冰冷的海水中,月魚能保持體溫的穩定
根據美國海洋與大氣管理局(NOAA)漁業部研究發現,月魚在全世界的海洋都有分布,通常生活在海面幾百英尺以下的冰冷、昏暗之處。
科學家在美國西海岸進行實地調查期間,收集了捕獲的月魚的體溫數據,發現它們的體溫通常高于周圍的水溫。
他們還在月魚身上安裝了溫度監測儀,追蹤記錄月魚潛入水下幾百英尺后的體溫。結果發現,即使在深海中水溫急速下降,月魚的體溫仍能保持穩定。在海面下150英尺到1000英尺之間,月魚的平均肌肉溫度都比周圍的海水高5攝氏度左右。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