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已經過去,在這個行情強烈分化的一年,買對股票的基金自然賺得盆滿缽滿,而持倉中小創的基金則只能傷心落淚,不過這都無話可說,因為所買股票已經注定了結局。但有一種基金則是“手拿”大漲的股票卻依然跑輸同類,全年業績反倒悲催虧損,讓投資者欲哭無淚,其中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就是典型的代表。
以最不合適的策略迎戰分化行情 光大量化核心全年業績排倒數
2017年已經落下帷幕,從全年的業績表現來看,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360001)以-8.35%的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排名普通股票型基金跌幅榜前列。其實,如果單純以業績來看,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并非最差的,但從其已經披露的前三個季度的前十大重倉股看,不乏“手拿”漲幅巨大的股票,但卻依然落得如此狼狽,著實是非常衰的一只產品了。
讓我們先從2017年下半年的持倉看起。數據顯示,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三季度持有堅瑞沃能、保利地產、藍光發展、萬華化學、廣和通、京東方A、陜西煤業、川金諾、九洲電氣、華新水泥。其中六只都是主板股票,另外四只均為創業板。
在三季度里,以上十只重倉股中華新水泥漲幅最大,達到了51.42%,另外還有萬華化學、廣和通、陜西煤業、川金諾、九洲電氣、漲幅分別為47.17%、35.16%、26.44%、16.03%、17.53%,也就是說十只重倉股里面有六只股票的漲幅都超過了10%,另外四只也均以紅盤報收。
然而即便是抓住了如此多的牛股,其三季度的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也僅僅是上漲了3.25%,遠低于滬深指數的4.9%和5.3%。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該基金的策略為量化基金,最大重倉股堅瑞沃能的持股比例也僅占該基金凈值的1.19%,其余股票均沒有超過1%,如此分散的持股比例讓其無法發揮買到大漲股票的優勢。
而從四季度看,雖然目前并不知道基金經理在四季度里是否進行了調倉換股,不過以上述十只股票的四季度走勢看,卻有7只都出現了下跌,其中川金諾和堅瑞沃能的四季度跌幅都超過了32%,這也就不奇怪為什么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在2017年四季度的凈值表現為-2.44%了。綜合來看,該基金在下半年里的凈值表現僅上漲了0.81%,曾經多只重倉股大漲的喜悅已經當然無存,而從全年下跌8.35%的實事來看,上半年顯然是其最大的敗筆。
二季報顯示,其十大重倉股為廣發證券、陜西煤業、農業銀行、鄂武商A、華域汽車、華夏銀行、兗州煤業、中文傳媒、中國人壽、大秦鐵路。從板塊來看,這十只股票全都是滬深主板市場上市公司,而在當季,這十只股票也均以上漲報收,其中華域汽車、陜西煤業、大秦鐵路三只股票的漲幅超過了10%。但蹊蹺的是,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的二季度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卻是-5.58%。
在一季報中,其吉林高速、錦州港、山東如意、首商股份、棲霞建設、建新股份、松芝股份、瑞凌股份、金山股份、裕興股份十只重倉股里面有七只股票收跌,而當季,該基金的凈值也下跌了3.64%。
針對上半年的悲催遭遇,基金經理也在季報中進行了總結。其表示:“量化基金在 2017 年上半年普遍表現不夠理想。究其原因:(1)量化策略本就是成功投資經驗的定量化。如果以過去 5 年來看,市值相對較小的股票相對來說會有不錯的表現,但如果放在最近半年,則相對表現不好。過去半年相對過去 5 年畢竟還是較短的時間,因此在量化策略的選擇上相對市場的變化有些落后。(2)量化基金特別是規模較大的量化基金通常配置上百只個股,持股比較分散,而最近半年市場持續表現較好的股票比較集中,量化基金配置的眾多股票漲跌互現,相互抵消后導致業績平平。”
簡單來說,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去年的悲催業績主要受到量化策略的影響,這與A股市場分化行情格格不入,從而也導致了即使買到漲幅客觀的股票卻依然業績落后。
規模十年縮水九成 重量級基金經理輪番上陣
從季報中也可以看出,基金經理在強調量化策略失效的同時也順便“提醒”了投資者這只是基金的短期表現。
根據 記者的了解,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360001)成立于2004年8月27日,截止2017年12月29日收盤,其成立以來的累計凈值增長率為350.94%,近5年的年化收益為11.17%。
雖然長期來看該基金確實表現尚可,但另一方面,該基金近2年的業績表現卻始終不佳,近2年回報為-14.52%、近1年回報為-8.35%。對比來看,均大幅跑輸滬深主板市場指數,也就是說,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的特點是在市場行情穩定的情況下,業績或許會跑贏大勢,但在市場行情不佳的情況下,業績具有比較大的回撤風險。
其實,作為光大保德信基金公司旗下成立最早的一只權益類產品,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一直被公司看成是旗艦產品,這一點從基金經理職務上就可看出。
該基金的第一任基金經理為何如克,雖然此人早已不再擔任基金經理職務,但在1995年以來其擔任英國施羅德集團英國市場分析員,遠東基金經理,施羅德臺灣分公司總經理,施羅德韓國分公司副投資總監,施羅德上海辦事處聯席董事。在管理量化核心這只產品時還說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
此后,常昊接手該基金的管理工作,當時常昊還是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投資副總監。再然后的袁宏隆、錢鈞、周煒煒、趙大年、盛松,在擔任量化核心基金經理職務的同時,均還在光大保德信擔任重要管理工作。
根據任職基金經理職位時的公告披露,袁宏隆當時是公司副總經理、首席投資總監;錢鈞是光大保德信權益投資總監;周煒煒先后擔任投資部擬任首席投資總監、首席投資總監;趙大年先后擔任公司風險管理部風險控制專員、風險控制高級經理、副總監、總監(負責量化投資研究等);盛松是公司副總經理、首席投資總監。
另外的田大偉和翟云飛除基金經理職務外,還分別是首席策略分析師和金融工程師(負責量化投資研究)、高級量化研究員。
如此重量級的配置也說明了光大保德信對該基金的“器重”。不過,從各階段的表現來看,除了2005年8月6日至2007年6月28日,常昊管理期間的任職回報為278.34%,還有2014年8月2日至2016年4月25日,田大偉管理期間獲得的44.82%,以及田大偉和趙大年在2016年4月26日到2016年12月8日共同管理期間的13.81%外,其余基金經理在任職時間里的任職回報均為個位數或者負數。
而從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的資產管理規模變動看,該基金卻在絕大多數時間里都呈現縮減的狀態。比如,該基金自2007年底達到了284.79億元的最大規模后,便一路縮水,雖然期間偶有小幅反彈,但最終還是在2017年底定格在了27.09億元,十年縮水超過九成,這也讓諸多輪番上陣的重量級基金經理顯得顏面掃地。
根據 記者了解,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光大保德信)成立于2004年4月,由中國光大集團控股的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光大證券)和美國保德信金融集團(保德信)旗下的保德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保德信投資管理)共同創建,公司總部設在上海,注冊資本為人民幣1.6億元,兩家股東分別持有55%和45%的股份。
看來,外資的參與也沒能讓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念好A股的經!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