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欒延群 編輯 | 夏夕
孫宏斌借給樂視18億元,遭深交所質疑后,位于東四環占地面積2萬平的樂視大廈又傳來出售的消息。
《首席娛樂官》(微信ID:yuleguan001)第一時間聯系發售這則消息的聯系人,并未得到回復,在與信息上提供的對接人聯系時,對方告知這個出售消息跟他無關,上面提供的聯系方式可能搞錯了。之后在征詢多名在樂視工作過的人員,有的表示已經離職對這則消息不太清楚,也有表示并未聽到關于樂視大廈出售消息。
不過,對于現在的樂視來說,任何風吹草動都讓這家企業猶如“驚弓之鳥”。
樂視大廈再傳出售,會那么容易么?
今年4月份,樂視大廈就被拿來作為抵押貸到14億資金給易到,當時這個項目的操盤手就是為前樂視控股CFO吳輝。據騰訊科技報道, 當時樂視只是借南京銀行的通道以樂視大廈進行了抵押,14億資金則是一家第三方平臺中泰創展提供貸款。 這筆14億資金,1億用于易到,13億用在了樂視汽車生態,還在當時引起了一場“樂視挪用易到資金風波”,不過最后證實是無稽之談。
不過,風波之后,用樂視大廈拿來抵押的14億資金有沒有償還,這是否影響樂視大樓的出售?據一位北京房地產交易所工作人員分析, “它的出售會有影響的,要看樂視用該房產做了多少抵押金額,如果欠款多的話,銀行肯定第一時間保全自己。像樂視大廈本身有抵押的,要先解除抵押手續,其次在各大銀行保全自己的同時,有可能法律程序已經走在最前,法院有沒有查封這些都是不清楚的。”
如果樂視在其他方面的債務還沒有償還,所有債務方也會第一時間向法院查封保全自己。即使目前樂視大廈可以正常銷售,也至少需要半年以上的時間,“2017年馬上結束,所有企業預算都要在2018年申請審批。”
之前,供應商在樂視大廈打地鋪討債
11月7日下午,被拖欠三千余萬元的20多名供應商又聚集在樂視大廈樓下,要求樂視解決欠款問題,而據賈躍亭最后一次接受采訪來看,這些債務他還沒有能力償還。而賈躍亭和樂視也不是第一次通過房地產為自己的債務來買單了,但樂視依舊沒見好轉。
“不能說賈躍亭就是個騙子,否定他的開拓精神。他有很多問題,但誠信的前提是要有能力償還,他之前走的步伐太快,沒能駕馭控制好,賈躍亭現在的處境主要在于他沒有能力償還。” 知名文化科技投資人曹海濤在接受《首席娛樂官》采訪時表示。
現在資本圈,不少影視公司流行買固定資產,尤其是土地和樓房,對于公司的業務拓展和創造利潤有很強的助力作用。“很多公司發展到一定規模都會去買固定資產,這個可以拿去做資產抵押。”曹海濤認為,對于一些輕資產公司來說,買固定資產也有不好的一面,這種資產一買下就是幾億甚至幾十個億,這時候就需要借助銀行貸款,不過一旦公司出現負面新聞,還完上一年的資金后,銀行后續很有可能終止對公司的貸款,資金無法運轉,比如現在的樂視就是例子。
即使目前把樂視大廈樓出售下去,能解燃眉之急么?樂視現在缺的可能不僅僅是錢,還有企業信譽問題。
孫宏斌股權質押借來18億
讓樂視網面臨“空殼化”?
11月20日,樂視網發布公告得知,樂視網控股子公司樂視致新與樂視網分別擬融創中國旗下天津嘉睿借款5億元、12.9億元,總計約18億元。而11月16日,融創中國已經發布公司表示會借這兩筆費用給樂視網和樂視致新,主要用于資金運營。
今年8月下旬,樂視股票就再次面臨質押,出手的就是融創中國。這次借款,孫宏斌拿樂視網子公司及樂視致新子公司在內的9家公司股權質押來交易。
圖片來自面包財經
可以看出,針對樂視業務,孫宏斌這段時間也一直在整理股權。除了借款18億元給樂視網,融創中國房地產還與樂視網訂立委托擔保協議,為樂視網現有債務及新增債務提供總額不超過30億元的擔保。
不過現在樂視面臨的資金和信譽危機,光靠“錢”顯然不太容易解決。當下的樂視網發展路上依然存在兩大難關:
一、擺脫IPO造假嫌疑。
如今證監會加強審查,而樂視網IPO也被疑涉嫌造假,盡管賈躍亭在國外接受采訪時予以否認,但具體情況還需要監管部門詳細調查之后才有確切定論。且按照相關規定,一旦樂視網在招股書中的虛假陳述被認定,其IPO即構成重大違法行為,樂視網也將面臨強制退市風險。
二、撇開關聯交易。
樂視網2016年銷售前五大客戶均為樂視網關聯方。賈躍亭曾說,樂視上市公司之前和非上市公司之間的合作是業務需要,并不是關聯交易。今年5月,深交所再對樂視網2016年年報發出問詢函,要求樂視網就應收、預付賬款及關聯交易等16項問題做出詳細披露。
不過如今的樂視網,負面消息不斷,而承諾給樂視借款的賈躍亭姐弟,也并未兌現借款承諾,反而套現早早離場,這讓這家處于A股市場的創業公司難免處于各種疑慮之中。如果這兩個問題不能解決,其他資金也不敢貿然進入,包括并購樂視影業的資產重組也很難實質性開展,改名后的新樂市也很難復牌。
目前,危機中的樂視網唯一的救命稻草就是孫宏斌和他的融創中國。不過,卻遭到深交所質疑,如果這筆款項不能償還,孫宏斌用來質押的股權是否會導致樂視網這個上市公司“空殼化”,這確實需要融創中國和孫宏斌加快啟動樂視致新新增擴股計劃,并給出具體核實數據。
樂視電視、樂視影業
孫宏斌改革中不會拋棄的兩大業務
11月15日,在中郵基金、嘉實基金、易方達基金等基金的促使下,樂視網估值分別下調至3.92元/股、3.91元/股、3.91元/股。 按照三家基金下調后的股價計算,樂視網總市值約156億,這跟2015年5月樂視網的最高峰值比,其總市值蒸發了1370億。
曹海濤認為,現在不到兩百億市值的樂視,想要被拯救或整合,對孫宏斌和估值超1500億的融創中國來說,困難不大。
孫宏斌做地產出身,尤其是中國民營的房地產公司,大都靠杠桿發家,許多大的房地產項目拿現金很難玩轉起來,必須先拿地去銀行抵押貸款。現在孫宏斌拿的是樂視網和樂視致新的股份去做抵押,這已經非常低了。 “房地產項目做抵押,很多都是20倍的杠桿,后期會有很多高利貸,如果他拿的是非上市公司股份還好,上市公司股份的話就很容易爆倉。”
而樂視影業并未在抵押范圍之內,也主要因為處于樂視網整合并購中,容易引起證監會咨詢。“如果它合并到了樂視網,孫宏斌也會選擇將它拿來質押,畢竟用銀行的錢總是比較便宜的。”
從去年的150億股權交易起到如今,外人看來,這對孫宏斌來說是塊“燙手山芋”,不過對于融創中國來說,卻是一次轉型中的深刻考驗。
如今,民營房地產公司拿地越來越困難,金茂、SOHO都在往外出售,而今年融創中國花費296億從萬達手上拿下13個文旅城項目91%股權。 “民營房地產企業拿地越來越困難,拿地成本也越來越高,他們只能往別的方向或概念去發展,比如說走文娛路線。” 曹海濤談到。
而目前樂視系的業務,孫宏斌主要看好的兩大業務板塊,一塊是樂視電視,這是技術終端;另一塊則是樂視影業,這是軟資產,也有利于通過軟資產去拿地。 “文化軟實力和科技實力,是房地產行業比較缺的。” 而樂視云、樂視視頻這些互聯網方面的發展,孫宏斌則一直不太看好。
所以將改名為新樂視文娛的樂視影業未來發展的路子,跟互聯網起家的阿里大文娛發展模式會有著很大的區別, “融創中國從地產向文娛影視發展,路線跟萬達會比較像,有萬達這個轉型成功的例子,融創中國走文娛路線不會太難,不過現在的中國企業資產轉型方向往中資產轉型比較多。”
不同于萬達走院線發行和并購影視公司,樂視影業除了擁有發行能力外,在制片功底上也有一個比較好的基礎。曹海濤表示,只要孫宏斌保持樂視影業原來的團隊,繼續任用張昭這個班底,新樂視文娛運行起來不會太困難。“對于樂視影業這類輕資產公司來說,團隊還是最重要的,只要原來的團隊不換,整體上還是比較樂觀的。”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