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護理質量直接關系到患者切身就醫體驗,昨日,河南省衛生健康委發布《河南省進一步改善護理服務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23—2025年)》,在全省啟動開展專項服務行動,力爭用3年時間,進一步改善護理服務,推動護理工作更加貼近患者、貼近臨床,持續提升患者就醫體驗。
(資料圖)
優先保障臨床護理崗位護士配備
充足的人力支持,是保障護理服務的根基。《方案》明確,全省要加強護士人力配備。醫療機構要根據功能定位、服務半徑、床位規模、臨床護理工作量和技術風險要素等科學合理配置數量充足的臨床護士人力。確保二級以上醫院全院病區護士與實際開放床位比不低于0.5∶1,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部分專科醫院(腫瘤、兒童、婦產、心血管病專科醫院)全院護士與實際開放床位比要達標。
醫療機構要優先保障臨床護理崗位護士配備到位,不得減少臨床一線護士數量,原則上臨床護理崗位護士數量占全院護士數量比例不低于95%。
緊缺專業護士培訓比例不低于90%
過硬的專業能力,是保障護理質量的源頭。《方案》提出,全省要加強專科護士培訓。評估擴增省級專科護士培訓基地,形成臨床護理專科能力建設與培養的長效機制。要規范開展全省專科護士培訓,保證專科護士培訓質量。要結合醫療機構高質量發展和臨床專科建設有關要求,以滿足患者臨床護理需求為導向,優先在老年醫學、危重癥、急診、康復、兒科、產科、手術室、血液凈化等領域,推動臨床護理專業化發展和護理人才培養,不斷提高臨床護理專業技術水平,增進患者醫療效果。
按照計劃,到2025年,全省老年護理、重癥監護、傳染病護理、急診急救、康復護理、兒科護理、中醫護理、助產士等緊缺護理專業護士參加培訓比例不低于90%。新入職護士規范化培訓率、護理管理人員參加培訓率不低于 90%。
切實為臨床護士“松綁減負”
為了讓護士更好地為患者提供直接護理服務,《方案》要求,醫療機構采取有效措施切實為臨床護士“松綁減負”,結合臨床護理工作實際和護士崗位需求,可采用在線學習、遠程指導等方式合理安排護士培訓,盡量減少重復性的考核、競賽等。要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減少臨床護士不必要的書寫負擔,積極優化護理服務流程和服務模式,減輕護士工作負荷。禁止或減少占用護士休息時間從事非護理專業性工作,讓護士有更多的時間貼近臨床,為患者提供直接護理服務。
為充分調動護士積極性,醫療機構要在護士崗位設置、收入分配、職稱評聘、管理使用等方面,對編制內外人員統籌考慮。在績效分配、職稱晉升、教育培訓等方面,向臨床一線護士傾斜,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穩定臨床一線護士隊伍。
2025年責任制整體護理100%病區全覆蓋
提高護理質量,促進護理服務貼近臨床。《方案》明確,醫療機構要進一步落實責任制整體護理服務,每名責任護士均負責一定數量的患者,每名患者均有相對固定的責任護士為其負責。護士要全面履行護理職責,根據患者疾病特點、生理、心理和社會需求等,運用專業知識和技能為患者提供醫學照顧、病情觀察、協助治療、健康指導、人文關懷等身心整體護理服務。按照計劃,到 2025 年,全省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責任制整體護理覆蓋全院 100%病區。
醫療機構患者滿意度不低于95%
確保服務安全,《方案》要求,醫療機構要嚴格落實分級護理、查對、交接班等核心制度,加強對護理核心制度落實的監控,規范護理服務行為,夯實臨床護士的護理技術基本功。臨床護士要按照分級護理指導原則要求,加強患者巡視和病情觀察。對特級護理患者要隨時巡視,一級護理、二級護理和三級護理的患者,應按要求定時巡視患者,主動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意識狀態、皮膚狀況、肢體末梢循環、引流液情況以及手術/檢查/用藥后反應等,及時發現病情變化和潛在并發癥,并給予有效處置。
倡導醫療機構開展醫護聯合查房和多學科合作,護士全面了解患者病情,提供針對性護理措施。到 2025年,全省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患者滿意度不低于95%。
護患之間零距離 護理服務零缺陷
在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過程中,護士要主動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及時了解觀察患者的反應和心理狀態,關注患者的需求和不適,關心、愛護和尊重患者,保護患者隱私。護士實施護理專業技術操作前要耐心解釋、操作中關切詢問、操作后及時觀察,發現患者病情變化,及時與醫師溝通。定期收集患者的反饋意見,針對問題進行改進和優化,并及時回饋患者,告知改善措施和成效,以增強患者對護士的信任感,切實做到護患之間零距離、護理服務零缺陷,護理服務滿意度持續提升。
搭建全省統一“互聯網+護理服務”信息平臺
結合患者的實際需要,全省計劃規范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打通專業護理到家“最后一公里”。
《方案》明確,要搭建全省統一的“互聯網+護理服務”信息平臺,整合各醫療機構碎片化的“互聯網+護理服務”,通過“線上申請、線下服務”的模式,由注冊護士為老年人、行動不便人員、新生兒、孕產婦等提供專業、便捷的上門護理服務,滿足個性化的護理需求,提高護士職業價值,促進護理服務更加貼近社會。加強對醫療機構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的監督管理,逐步增加“互聯網+護理服務”醫療機構數量和上門護理服務項目數量。
為拓展護理服務,三級醫院和部分有條件的二級醫院應借助信息化手段,通過開發手機APP、護理服務隨訪系統等,為有護理需求的出院患者提供在線護理咨詢、護理隨訪、居家護理指導等延續性護理服務,解決患者出院后的常規護理、專科護理及專病護理問題。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
頭條 23-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