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日,滎陽,夏日的李商隱公園綠樹成蔭,曲徑通幽。
筆硯龍韜雕塑,配詩為著名的《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馬健 攝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錦瑟》景墻,“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馬健 攝
李商隱公園以李商隱墓地為依托,以中國傳統園林特色為基調,以李商隱詩歌文化為背景,十步一景,景中含詩,體現了滎陽的人文歷史特色。
李商隱墓 馬健 攝
李商隱是晚唐時期著名的詩人,他在滎陽出生,死后就葬在滎陽檀山原,是個地道的滎陽人。
李商隱的出生時間,史料記載約為公元813年,但在十歲左右就失去了父親。
不幸中的萬幸,李商隱本族長輩中,有一位精通古文、書法的祖叔,在他的悉心教導下,李商隱打下了堅實的文字基礎。16歲時,李商隱帶著自己的作品到京城準備考試,六朝元老重臣、天平軍節度使令狐楚對他的才華青眼有加,納于門下。
隨后,李商隱終于進士及第——命運對李商隱露出的一絲笑意還未延續多久,伯樂令狐楚就在當年年底離世。盡管李商隱在祖叔和恩師那里把古文、駢文學得爐火純青,但在精神上,他又一次感覺失去了依靠。
是金子總會發光。開成三年,涇原節度使王茂元也看上了李商隱的才華,邀他到涇州做幕僚,并把女兒許配與他。25歲的李商隱再次看到了人生的希望,卻沒有想到,恩師令狐楚是“牛黨”,岳父王茂元卻是“李黨”,他對王茂元的親近,被人們看作是對恩師、對“牛黨”的背叛。李商隱就這樣卷入黨爭,前途蒙上陰影。
無法分辨、無法逃離,抑郁、憤懣、困頓失意,李商隱把自己暴風驟雨般強烈的情感都隱藏到了他的詩中。
李商隱的詩歌流傳下來的約600首,詠史詩、詠物詩、無題詩、駢文,無不獨樹一幟。尤其是七言律絕,被認為是杜甫之后,唐代七律發展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
蠟燭廣場,“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馬健 攝
青鳥廣場,“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馬健 攝
天妒英才。年僅45歲,李商隱病逝在鄭州。朋友崔玨哀悼他“虛負凌云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但后世卻越來越品味到李商隱文學世界的絢爛光彩,宋王安石、黃庭堅等人深受李商隱的影響;清代孫洙編選的《唐詩三百首》中,收入李商隱的詩作22首,數量僅次于杜甫38首、王維29首、李白27首,居第四位。這個選本在中國家喻戶曉,由此,也可以看出李商隱在普通民眾中的巨大影響。
記者 左麗慧 文 馬健 圖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