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高溫天氣,有啥科學應對方法?7月7日,記者采訪了7名我省首席科普專家,圍繞氣象防災、安全生產、衛生健康、心理調適、蔬菜種植、畜牧養殖、土壤保墑等領域,給市民提出科學應對提醒建議。
【資料圖】
日常生活:開車記得定期檢查胎壓等車輛狀態
省首席科普專家、氣象高級工程師張金萍給大家提出四條建議:
高溫中暑氣象風險高,氣象條件有利于臭氧污染的發生,尤其是上午11點到下午16點,紫外線輻射較強,應盡量避免此時段戶外活動,戶外作業請及時補充水分,做好防暑降溫。
高溫天駕車出行建議定期檢查胎壓等車輛狀態,駕車出行注意防范高溫爆胎等交通事故,同時牢記車內禁放易燃易爆品,也不要把老人孩子單獨留在車內。
高溫天氣期間用電需求激增,請合理使用空調,警惕因電力負載過大而引發的火災,注意用電安全。從炎熱室外進入空調房,應提前將汗擦干,出汗后要及時換衣。
生活中要注意多補充水分,適當吃一些清涼解暑的食物,保證足夠的睡眠,必要時也可以準備藿香正氣水、風油精等常用的防暑降溫藥品。五是公眾需保持良好心態,避免情緒中暑。
安全生產:加強防災意識
省首席科普專家、省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協會秘書長李青松認為,持續高溫及短時強降雨、雷暴天氣,除了引發自然災害以外,還可能會給生產經營、居家生活帶來人身傷害及健康危害。
比如,高溫、高濕易引發中暑、脫水、反應遲鈍等健康問題及心理、生理原因導致的誤操作,進而導致高處墜落、觸電、機械傷害等。易燃易爆場所要做好防雷擊、防火等措施。
居家生活注意關注氣象預報,做好預防預備,未雨綢繆。防范大功率電器如空調引起的跳閘、停電以及線路或電器設備起火引起的火災;不貪食冷飲;外出避免長時間在烈日下暴曬;到山區、河邊游玩要防范短時強降雨引發的山洪爆發、泥石流等災害;盡量避免到陌生水域游泳、戲耍;大量出汗要及時補充糖鹽水,防止脫水引起的電解質紊亂。
身體健康:科學補水 以溫白開最好
省首席科普專家、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神經內科教授、主任醫師李昕從身體健康方面給出了建議。
他說,35度以上的高溫天氣,心腦血管病患者的死亡率明顯上升。一方面,為了散熱,體表的血管擴張,更多的血液循環到體表,心腦等血管的供血相對減少;另一方面,氣溫升高,心跳、血流速度加快,心肌耗氧量隨之增加。因此。心腦血管病患者一定要避免在室外溫度高時戶外活動。鍛煉運動量要適度,不可高強度運動。
同時,要注意科學補水,采取少量多次補水方式,溫白開水為宜,不喝冰水,每次飲水100-150ml,如一口氣大量飲水,水大量進入血液會增加心臟負擔誘發心臟病。空調溫度以26-28度為宜,不可久吹空調,以防室內外溫差太大誘發疾病。合理午休,午飯后活動20分鐘,再小憩一會兒,30分鐘到1小時為宜,不宜過久。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主,多吃蔬菜和水果。采取低熱量、低脂肪、低膽固醇和低鹽分的飲食結構。多吃含膳食纖維和維生素的粗糧蔬菜和水果,遠離甜食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天氣炎熱會使中樞神經興奮,人的情緒可能變得過度暴躁和焦慮不安,易引起血壓升高,心跳加速,因此不管什么時候都要保持心態平和,避免情緒波動過大。心腦血管患者很多有“三高”,需嚴格按照醫生囑咐用藥,調節血脂、血壓和血糖,控制體重,避免肥胖。如身體突發不適,需及時妥善就醫。
情緒管理:人的情緒和外界環境密切相關
省首席科普專家、鄭州大學教授張瑞星提醒說,人的情緒與外界環境密切相關。高溫天氣時,周圍血管擴張,腦部供血下降,容易犯困,注意力下降。人的心理忍耐度下降,情緒易激惹,更容易出現煩躁、焦慮、憤怒等,容易發脾氣,遇到不順意的情境更容易憤怒。
因此,他建議大家在高溫環境下,可以心理暗示自己內心平靜,用溫和的語言與他人溝通,當想發脾氣時,用倒數數或緩慢深呼吸來緩和情緒。
農業:蔬菜水果高溫怎么養
省首席科普專家、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段敬杰給大家提醒:
設施蔬菜高溫熱害預防措施:
遮陽網覆蓋及加強通風。在棚膜上30厘米左右處覆蓋遮陽網,可以降低設施內3~5℃。在設施兩頭及棚地腳和上部保持對流,可以降低設施內2~3℃。
灌水。設施內地面灌大水,以水調溫,可以防止高溫危害與干旱脅迫同時發生。要隨灌隨排,保證地面不積水。
行間蓋草。行間蓋草10厘米,既能減少土壤水分蒸發,保持地面濕潤,又可以降低土壤溫度,減少果實日灼病、疫病、炭疽病的發生。
露地蔬菜高溫熱害預防措施:
及時抗旱排澇。高溫強光條件下,發現早晨地面發干發白,就進行隔壟澆水。澆水應選擇在早上或傍晚進行,遇暴雨出現田間積水及時排出。
防止植株徒長。高溫、強光、干旱、雨澇等都可以導致落花、落果,導致徒長,當發現植株有徒長現象時,及時噴灑甲哌鎓、多效唑、稀效唑等植物生長調節劑調節植株長勢。
畜禽方面:避免熱應激
省首席科普專家、河南牧業經濟學院副教授、博士后張春輝提出,夏季高溫會導致動物熱應激,改變畜禽的胃腸道微生物種類和數量、改變線粒體功能等,進而影響畜禽的生長性能(增重、繁殖力等)和抗氧化性能。
他建議:利用已有設備實施物理降溫,如空調降溫等。利用好獸醫醫用藥物,如抗熱應激草藥或者草藥提取物。采取綜合措施,對動物健胃助消化、保持環境安靜減少其它刺激等。
農作物:壯根壯苗
省首席科普專家、周口市農業科學院資源環境與畜牧研究所所長黃玉波說,持續強高溫天氣對農業生產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持續的高溫少雨會導致農田土壤失墑,對農作物生長造成比較明顯的影響;會對農作物產生日灼、病害等影響,造成產量損失。
他說,可采取以下措施積極應對:
壯根壯苗。作物前期,通過科學的肥水管理,壯根壯苗,提高作物高溫抗逆能力。
以水調溫。玉米、大豆、花生等露地作物在關鍵生育期遇到持續強高溫天氣,應及時澆水灌水,降低地溫,同時促進作物水分吸收,防止植株失水造成損害;大棚可采取噴霧和遮陽降溫。
葉施或根施水溶肥。葉面噴施或根施富含氨基酸、微生物菌劑和營養成分等的水溶肥,增強作物抗高溫能力。
記者 李娜
頭條 23-07-07
頭條 23-07-07
頭條 23-07-07
頭條 23-07-07
頭條 23-07-07
頭條 23-07-07
頭條 23-07-07
頭條 23-07-07
頭條 23-07-07
頭條 23-07-07
頭條 23-07-07
頭條 23-07-07
頭條 23-07-07
頭條 23-07-07
頭條 23-07-07
頭條 23-07-07
頭條 23-07-07
頭條 23-07-07
頭條 23-07-07
頭條 23-07-07
頭條 23-07-07
頭條 23-07-06
頭條 23-07-06
頭條 23-07-06
頭條 23-07-06
頭條 23-07-06
頭條 23-07-06
頭條 23-07-06
頭條 23-07-06
頭條 23-07-06
頭條 23-07-06
頭條 23-07-06
頭條 23-07-06
頭條 23-07-06
頭條 23-07-06
頭條 23-07-06
頭條 23-07-06
頭條 23-07-06
頭條 23-07-06
頭條 23-07-06
頭條 23-07-06
頭條 23-07-06
頭條 23-07-06
頭條 23-07-06
頭條 23-07-06
頭條 23-07-06
頭條 23-07-06
頭條 23-07-06
頭條 23-07-06
頭條 23-07-06
頭條 23-07-06
頭條 23-07-06
頭條 23-07-06
頭條 23-07-06
頭條 23-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