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上午9時31分,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搭乘長征二號F遙十六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順利入軌,并于下午與空間站組合體進行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成功實現了中國空間站第二次太空會師。這一過程中,來自鄭州的航天企業的高科技裝備產品以出色的表現,圓滿完成了“保駕護航”任務。
【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李志鵬 攝
安全入軌 環控系統穩如泰山
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在入軌過程中,由于沒有大氣層的保護,太陽光線直射下飛船表面溫度最高可達150℃以上,背陽面的溫度最低可達-100℃以下。在這種嚴酷的太空環境中,熱控、供氣以及環控等系統的表現,是保障航天員生存生活和站內儀器是否能夠正常運行的基石。由位于鄭州市的中國航天科工河南航天研制的多種類特種閥門、金屬管路與管路連接件,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有力保障了本次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據了解,自神舟七號發射任務以來,河南航天持續承擔了中國空間站中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與夢天實驗艙的環控生保系統、熱控系統相關配套任務,保障了航天員用水、用氧、艙內溫度等基本生活需要。其中,由河南航天所屬695廠自主研制的長壽命循環泵是中國空間站環控生保子系統和熱控分系統的關鍵動力元件,設計在軌使用壽命長達10年,目前已在天和核心艙連續工作超過18000小時。
順利交會 激光雷達又立新功
在茫茫太空中實現載人飛船與空間站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其難度可想而知。當天下午,當成功交會的消息傳來時,位于鄭州的中國電科第二十七所的激光雷達研發團隊興奮不已。由該所研制的載人航天交會對接激光雷達,成功執行空間站核心艙徑向端口交會對接的精確引導任務,助力中國空間站形成三艙三船組合體,實現了十三連勝!
由鄭州航天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研制提供的艙外對接連接器,再次承擔了“神十六”與空間站交會對接動力信號、控制信號和通信信號傳輸的重要使命,同樣是確保太空環境下“神舟”與“天和”對接成功的重要保證。該公司副主任設計師趙君華自豪地介紹說,研發團隊對材料空間適應性和結構設計進行了深入研究,累積了產品長期在軌的試驗數據,完成了對艙外產品的優化設計,使電連接器長期在軌能力提升了4倍。
安全保障 為航天員默默守護
此次“神十六”升空,順利完成了中國空間站應用與發展新階段的首次載人任務。為了保障航天員在空間站能夠安全工作和舒適生活,鄭州企業在幕后扮演著重要角色。
鄭州航天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提供了航天員艙外服臍帶電纜、背包電纜、艙載電纜等產品。其中,臍帶電纜不僅具備柔韌性好、抗拉力、抗電磁輻射等特性,還滿足了高低溫交替變化情況下,航天員在艙外活動便捷、穩妥的要求,被譽為航天員太空活動的“生命通道”。
記者 李娜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