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美食不僅是幸福感的來源,更是時代特色的折射與再現。在生活快節奏、發展快節奏的當下,以便捷為最大特色的預制菜迎來加速崛起的風口。
【資料圖】
從節日備菜到日常飲食,即食熟菜、即熱能食等半成品食物,幾乎成為家家戶戶都有過的飲食體驗。方便、快捷,輔以不錯的口感、公道的價格,預制菜發展勢頭迅猛、規模快速膨脹,成為餐飲市場上加速崛起的產業新軍。
便捷省時 預制菜走進千家萬戶
對于忙碌的三口之家,購買預制菜,幾乎是生活剛需。
朱女士隔三岔五就會在單位附近的便利店購買包裝好的大米套餐、意面,拿回家直接微波爐加熱一下就可以食用。“下班到家的時間幾乎和孩子同步,他放了學就要吃東西,現做孩子等不及,沒有提前備好吃食的時候,就會買些半成品應急,一份十幾塊錢,口感孩子也接受。”
生活用品幾乎習慣了微信團購的林女士,近期在小區團購群內數次回購了一款酸菜魚,“魚塊包、料包都是現成的,油燒熱把這些東西一股腦放進去翻炒兩下,再加點水煮開就可以吃了,真的是5分鐘搞定,而且味道也相當不錯。”
酸辣魚、豬肚雞、毛血旺、鍋包肉……隨著預制菜的興起,這些備菜麻煩、制作復雜的“硬菜”,也開始走上忙碌上班族和廚房“小白”的餐桌,豐富著忙碌工薪族的生活。
“現在許多菜都能在網上和超市買到成品或者半成品,對著教程簡單操作,就能做出來一桌色香味俱佳的菜肴,對于我們這些沒時間、廚藝也不佳的人,在家也能升騰起生活的煙火氣。”市民小趙說。
在經開區濱水家園附近一家鍋圈食匯火鍋燒烤食材店內,除了眾多火鍋食材,雞翅、香腸、魷魚、羊肉串、牛肉串等燒烤食材也成為夏季暢銷品。
從西餐到中餐,從火鍋到燒烤,預制菜以不同形式加速走向千家萬戶,熱度持續升溫的趨勢不可阻擋。
市場火爆 帶動產業鏈不斷伸長
據悉,目前中餐有名字的菜式1.8萬余種,已經生產出預制菜的有1000多種。隨著眾多餐飲品牌紛紛入局預制菜,這一數字還將擴大。
作為百盛餐飲旗下的連鎖餐飲品牌,肯德基和必勝客早已涉足預制菜領域。分別與2020年推出“自在廚房”“在家吃大餐”系列,雞米花、蛋撻等預包裝產品,因為操作簡便十分受歡迎。而必勝客的意面、牛排、爆汁烤腸、芝士焗飯等特色爆品,則擁有忠實的小朋友粉絲。
速凍行業巨頭三全食品今年全新布局預制菜產品,在行業中率先推出空氣炸鍋系列、微波系列等產品。預制菜已成為三全食品新一輪業績的增長點。
預制菜的持續升溫,帶動關聯行業加入,產業鏈進一步延伸。河南順豐負責人日前在一個預制菜論壇上透露,順豐已開始布局預制菜新藍海賽道,憑借新鄭機場的5架全貨機以及冷鏈物流,可以實現預制菜品的急速快達,也能助力預制菜企業降本增效。
2022年底,格力成立預制菜裝備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結合自動化生產設備、智能化物流設備、高端冷凍冷藏設備,要為企業定制化打造設備自動化、運營信息化、工廠智能化的預制菜智能工廠。
標準護航 有序發展成行業方向
在預制菜行業發展高歌猛進的勢頭下,關于規范發展的思考也開始提上日程。
作為“新興事物”,“預制菜”在帶給人們便捷消費新體驗的同時,也面臨著發展的新挑戰。業內人士認為,預制菜涉及多個產業、多個主體、多個模式、多個業態、多個場景,如果沒有統一的標準體系,難以可持續發展。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河南中醫藥大學省重點實驗室主任司富春建議,加快制定行業標準,明確預制菜的概念,科學界定預制菜的涵蓋范圍,規范行業發展。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會長、河南省食品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陳振杰表示,無論哪一個品類的預制菜,都要依托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考慮操作質量控制和生產管理規范。
在預制菜標準建設方面,我省已經做出了積極探索。今年年初,我省發布4項預制菜團體標準,涉及畜禽副產品、羊肉及其制品、特殊禽類、醬鹵肉等,聚焦畜產預制菜,側重強調生產過程的規范化、標準化,加之之前漯河發布的“佛跳墻”“梅菜扣肉”團體標準,目前,我省已有6項預制菜團體標準。
陳振杰介紹,一系列團體標準的發布,將有助提高河南預制菜知名度和影響力,彌補市場標準空缺,促進行業發展,為下一步制訂預制菜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國家標準奠定基礎。據了解,目前省市場監管局和省工信廳正在進行省地方標準的立項工作,標準發布后,將在質量、安全、工藝等方面為預制菜企業提供生產經營的遵循,讓預制菜在熱潮中保持理性有序健康發展。陳振杰說,“未來,河南預制菜在相關政策的支持下,在標準、制度的保障下,通過企業自身的不斷創新發展,定能叫響河南預制菜品牌,成為我省食品行業的新支柱。”
鄭州餐飲與飯店行業協會秘書長劉斌認為,在未來發展中,預制菜行業要進一步提升食材品質和工藝,以滿足消費者的更高要求。他建議,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預制菜行業要提升數字化水平,以適應多樣化的消費需求。
今年2月,省政府印發《支持綠色食品業加快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明確每年安排財政資金5000萬元,對預制菜單項菜品年銷售收入超過1億元、預制菜套餐產品年銷售收入超過5億元、新開發暢銷預制菜單品或套餐產品的預制菜企業給予獎勵。
政策強勢助力、市場剛需不減、企業積極參與,預制菜市場未來前景輝煌。
記者 侯愛敏 張倩 李愛琴 曹婷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