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近日在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了首部詩集、書法集《三歌行》,文墨齊舞,詩書共輝,懷抱壯志而遠游的莫言,藉由古體詩詞和書法作品,向大眾展現出嶄新而遼闊的創作氣象。
提到莫言,讀者首先想到的是他的小說成就。然而近年,莫言放緩了小說創作節奏,投入更多時間進行詩書創作,并展現出了澎湃的激情、非凡的語言駕馭能力。《三歌行》就是莫言的瞬時靈感與幾年來習作訓練融合的結晶。三首長詩的靈感都源自旅行。
《三歌行》收錄《黃河游》《東瀛長歌行》《鯨海紅葉歌》三首長歌。用白話體記錄長歌,鋪展漫漫人生紀行。
《黃河游》是莫言兩游黃河有感,獻給母親河的長詩。詩歌從黃龍化河、大禹開龍門的上古神話寫到如今海陸交通的蔚然大觀,頌揚了黃河所蘊含的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也表達了世界大同的期盼。
《東瀛長歌行》開篇概述了四游東瀛的目的及所欣賞到的景色,并借此引發感慨,在長歌中串起了莫言自己的創作脈絡,展現了勢如破竹的氣勢。
《鯨海紅葉歌》是在創作《東瀛長歌行》后繼續抒發感想,描寫了臨別時在十牛庵餞別的場景。而后又仿《長恨歌》的形式,由實寫到虛,入水中見到海王以及青史留名的作家,醒來發現原是一場大夢。
《三歌行》是莫言在中華大地、異域山川的游歷之歌,是歲月長河的生命之歌,也是民族氣魄、大同胸襟的境界之歌。借助天馬行空的奇幻想象與民間傳說的濟養,莫言得以由實入虛抒發歷史感慨,又能通過直白的嬉笑怒罵與個人寫作的回顧而輕松實現虛實轉換。三首長歌的語言藝術與思想旨趣融為一體,酣暢貫通的語句中承載著上天入海的地理空間、古今文豪的文化盛宴以及開闊寬廣的民族氣魄,達到了相當的藝術水平。
莫言說,他正在由小說家向傳統文人轉變,不同于魯迅那一代學貫中西的文人,當代人在古典文學和傳統文化方面是相當欠缺的,“我們只能通過勤奮學習來補上這一課。我到了這個年齡,如果想在創作上有變化,有新的起色,轉變思路也許是一條途徑。”
在創作古典詩詞時如何能擁有如此豐沛的創作狀態,莫言表示:“俗話講,熟讀唐詩300首,不會寫詩也會吟。古典詩詞講究韻律,在我們大半生當中讀或者背了不少唐詩宋詞,腦子里已經形成了對這種韻律天然的映射,或者內在的一種呼應。”他說,自己的確有過兩次“隨時坐下來寫詩”的經歷,然而,才思泉涌、倚馬可待,其實是作家一生中不可多得的狀態,三首長詩的靈感都源自旅行,但后期都經過了漫長的思考與修改,也是下了苦功夫才能寫出來。
記者 秦華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