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千上萬的創業大軍里,身為鄭州金合粉體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的蔡鵬絕對是“另類”+“特例”——作為“鄭三代”,他出生、求學、成長、創業均在鄭州。而且,自他1998年從中州大學畢業后,到劉宏林先生創立的企業工作至今,從沒“挪窩”!因此,他的履歷表上只有一行字。
(相關資料圖)
和那些頻頻跳槽者相比較,蔡鵬說,別人的職場生涯是開“超市”的,啥都賣還不斷轉換陣地,而我走的是“專賣店”路線,是不折不扣的守“鄭”創新者,認準的路就要“一條道走到黑”。
說來也很有趣,鄭州很大,國家級中心城市;鄭州卻很小,46歲的蔡鵬至今都沒能走出來,一直在鄭州“畫圈”——當初家在東三街住,他的求學之旅就是馬路隔壁的優勝路小學,而后至鄭州市第50中,再然后跑到鄭州鐵一中,最后來到中州大學讀書,直至就業,他在鄭州畫的圈子不超過20公里。
“一條道走到黑”,這人生不寂寞嗎?“我入職的時候是公司財務,但是到了2001年,我總覺得生活單調而無聊,當時有朋友約著一起去北京考托福出國,于是就有點心動了。”蔡鵬說。
正如著名作家柳青所說的“人生的路很漫長,關鍵處只有幾步”。當蔡鵬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時,他的“貴人”出現了!曾經是鄭州航院的老師,后來“下海”的劉宏林先生問他:“你考托福出國深造的目的是什么?改變現狀不需要寄托未來,需要的是腳踏實地的進步。你要信我,我來當你的領路人,給你機會,你負責腳踏實地工作就行。”就這樣,蔡鵬選擇留了下來。
回望過去的25年,蔡鵬感慨萬端:劉宏林先生不僅是我職場上的領路人,也是我人生的領航人。在多彩的青春賽道上,蔡鵬以拼搏之態守“鄭”創新,不斷超越。他從“賬房先生”開始,相繼做過產品項目經理、廠辦主任、采購經理、總經理助理,直至現在的公司總經理。
“創業艱難百戰多”。雖然一直沒能走出鄭州,但他以公司所在的外包產業園為圓心,整天忙得像“陀螺”,奔走在新鄭、修武等地,幾天不回家那是家常便飯。“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這在蔡鵬身上得以淋漓盡致的體現。
人未動,心已遠。蔡鵬巋然不動在鄭州,但他的產品卻越走越遠,越來越香。尤其是他和他的團隊“十年磨一劍”,公司開發出來的混合設備頂流產品不僅廣泛用于海底撈、康師傅、三全食品、思念食品、比亞迪等行業老大,而且還遠銷美國3M公司等。
采訪結束,蔡鵬透露了一個小秘密:“我們公司就是‘鐵打的營盤’,但沒有‘流水的兵’,我們用了近15年時間打造出來的這支優秀團隊,即便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不僅沒有離職一名員工,而且還新招了許多新員工。”現如今,鄭州金合粉體科技有限公司已經是國內混合設備行業里的“排頭兵”,取得各種專利技術30多項、軟著40多項,企業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規上企業。
事實再次為他的守“鄭”正創新創業作出有力佐證。
記者 黨賀喜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