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今年五一假期期間,鄭州慈善總會聾人創業就業慈善項目聯合鄭州博金書畫藝術博物館、鄭州市聾人協會開展了三期非遺專場技能培訓活動。50余名聾人朋友在手語老師的協助下,分別向非遺傳承老師學習了拓片印制、古塤制作、風箏制作。
鄭州慈善總會聾人創業就業慈善項目成立于2016年,累計投入資金近200萬元,致力為有夢想、有能力的聾人提供就業、創業支持,培養聾人藝術領域人才,是中國慈善聯合會人才觀摩點,孵化創業明星20余人,累積幫扶數千人創業就業。
第一期非遺拓片培訓班,邀請鄭州金石藝術館藝術總監、殘疾人傳拓大師馮萬鵬先生,在手語老師的協助下,馮老師從理論到實踐,詳細的跟大家講解拓片的歷史來源及制作技藝,學員們聚精會神,熱情高漲。
第二期非遺古塤制作培訓班,請來了音樂學碩士、華夏古樂器復原非遺傳承人,古塤制作師、雅樂專家王志昂老師帶領大家領略傳統古樂器的魅力。塤是中國最古老樂器之一,實驗室以其獨特的音樂品質深受人們的喜愛,歷經滄桑7000多年而未絕,塤的聲音純凈有如天籟,和而不爭,樸實無華,給人以心靈的釋放和情感的寄托。此外,王老師又讓大家認識和學習了葦龠、律管、賈湖骨笛、色空鼓等樂器。
第三期是非遺風箏制作培訓班,邀請的是汴京宋室風箏第六代傳人,開封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河南省輕工工藝美術大師——宋長虹及其助教為大家授課。中國風箏歷史源遠流長,人們對風箏有著深厚的情感,是富有文化內涵的藝術品。大家在老師的帶領下,由理論到實踐,由簡單到復雜,每個學員做了三個風箏。
兩天的課程大家學的一絲不茍,學員們感謝鄭州慈善總會等主辦方、承辦方聯合給他們提供這樣一個學習的機會,讓他們深深體會到了社會的溫暖和關愛,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信心,并表示一定要自強不息,爭取為社會多做貢獻。聾人創業就業慈善項目除舉辦三期非遺專場技能培訓活動外,還將于本月舉行鄭州慈善助殘書畫展,評選殘疾人創作的優秀書畫藝術作品并展覽,旨在為社會殘障群體搭建一個能力提升、才華展示以及社會關愛的平臺,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扶弱助殘的傳統美德,增強殘疾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信念。
記者 魯燕 文/圖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
頭條 23-05-10